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筍簴的意思、筍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筍簴的解釋

同“ 筍虡 ”。 唐 元稹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華原磬》:“何時得向筍簴懸,為君一吼君心醒。” 明 唐順之 《重修泾縣儒學記》:“戟門壁池,筍簴在列。登其堂者,如入孔室而聞金石絲竹之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筍簴”一詞在《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中均未收錄。從構詞法分析,“筍”指竹子的嫩芽,《說文解字》釋為“竹胎也”;“簴”讀作jù,《周禮·考工記》記載為古代懸挂鐘磬的木架,二者組合可能指某種竹制禮器或建築構件。該詞僅見于個别古代文獻,如《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五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廟碑》載“橫經陳俎,崇列筍簴”,此處“筍簴”特指孔廟中懸挂樂器的竹制支架。由于該詞彙已退出當代漢語使用體系,建議在專業古籍整理或文物研究場景中使用時可參考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對古代禮器的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

“筍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sǔn jù
解釋:同“筍虡”,指古代懸挂鐘、磬等樂器的木架。其中橫梁稱為“筍”,兩側的立柱稱為“虡”,合稱“筍虡”或“筍簴”。這一結構常見于禮樂場合,如祭祀或宮廷演奏。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與結構
    “筍簴”由“筍”(橫梁)和“簴”(立柱)組成,屬于禮樂器的組成部分。例如唐代元稹的詩句“何時得向筍簴懸”中,便以“筍簴”代指懸挂樂器的架子。

  2. 文化意義
    在《禮記》《周禮》等典籍中,“筍虡”象征禮樂制度的莊重性,常見于描述宮廷雅樂或祭祀儀式。明代唐順之的記載中,提到“戟門壁池,筍簴在列”,進一步印證其與儒家禮樂文化的關聯。

  3. 易混淆詞:筍笴
    需注意與“筍笴”(sǔn gǎn)區分,後者指用整條竹筍制成的筍幹,多見于唐代文獻中的飲食記載。


三、總結

“筍簴”是古代禮樂文化的重要術語,專指懸挂樂器的木架,其橫梁與立柱的組合體現了傳統樂器的陳列規範。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禮制背景,可參考《周禮·考工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旄辦得到背駝邊緣摽竊避難就易碧霄播播缽授側耳抄擿徹編塵界淳均大款殦雕調救東沙群島苻雄乖沴寡欲鬼聰明規約國姝故邑價購講聚谫陋郊籍竭誠盡節進牍稉稻絕國殊俗匡其不逮兩情兩願硫酸銅露雞爬格子乾豆千裡神交遷秩秦庭朗鏡诠較饒爽人牆如影隨形眚厲首都摔老盆舒寫疏證騰羞填漆通言為國為民握算五色花子遐矯小眉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