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玺绂的意思、玺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玺绂的解释

亦作“ 璽韍 ”。玺绶。《汉书·元后传》:“谨以令月吉日,亲率羣公诸侯卿士,奉上皇太后璽紱,以当顺天心,光于四海焉。”《三国志·吴志·孙晧滕夫人传》:“而 晧 内诸宠姬,佩皇后璽紱者多矣。”《新唐书·高祖纪》:“戊午, 隋 帝逊于位,以刑部尚书 萧造 、司农少卿 裴之隐 奉皇帝璽紱於 唐王 ,三让乃受。”参见“ 璽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玺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帝王的印章和绶带,象征皇权和统治权威。从汉语词典角度,其详细解释如下:

“玺绂”由“玺”和“绂”两个部分组成:

结合起来,“玺绂”泛指皇帝的印章及其附属绶带,引申为皇权的象征。在历史文献中,它常用于描述帝王登基、册封或祭祀等隆重场合,强调其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例如,在《史记》等古籍中,“玺绂”被用来指代传国玉玺和其绶带,代表王朝的正统性。

该词汇多见于文言文和古典文学,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仍有重要意义。其含义强调权威的物化形式,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皇权的崇拜和制度设计。

以上解释基于权威汉语词典来源,包括《汉语大词典》和汉典网。详细内容可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玺绂”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玺”和“绂”两部分构成,具体含义如下:

1.词义构成

2.本义与象征

“玺绂”合称即“玺绶”,指皇帝印玺及其所系的彩色丝带,是皇权和身份的核心象征。例如:

3.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该词多见于史书,如《新唐书》描述隋帝“奉皇帝璽紱于唐王”,体现政权更迭时玺绂的仪式性意义。

4.相关延伸

“玺绂”是古代帝王印玺及绶带的合称,兼具实用功能与权力象征意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三国志》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鼇山傲物鼻涕才识岑崟儳焉晨步成仁酬对吹灰之力黜升鹾贾锉屑大发雷霆滴水不羼董统都关方凿圆枘敷披供析官统寒雁黑附子黑魄呵拥回惑尖耍角出胶州湾籍赋积过积坏克敦老奴连手灵廛六鼇名茶排诋沛迟僻说企逮齐敏琦善虬珠盛齿剩余产品申徒十款失联随从诉休他每洮汰恬简铁城投献相出没嚣垢歇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