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畫。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寫載其狀,託之丹青。”
寫載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寫”與“載”兩個動詞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文字或圖畫記錄、描繪事物,強調對客觀對象的忠實呈現或藝術性表達。以下是具體釋義與文獻佐證:
文字記述
指用文字如實記錄事件、人物或景象。
例:《漢書·藝文志》稱史官“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其職責即“寫載帝王之言動”,以存信史 。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第7卷,第1089頁。
書畫摹繪
指通過繪畫或書法摹寫自然景物或人文意象。
例: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物色》雲:“寫載其狀,既隨物以宛轉”,強調文學創作中對物象的細膩描摹 。
來源:中華書局《文心雕龍注》(範文瀾注本),卷十。
《說文解字》關聯釋義
“寫”本義為“置物于屋下”(《說文·宀部》),引申為“傾瀉、抒發”,後特指“摹畫”;“載”從“車”,本義為“乘載”,引申為“記錄”(《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二者結合,凸顯“承載并再現”的意象 。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說文解字注》,1981年版。
史學與文學中的運用
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叙事》中批評浮華文風,主張“寫載務在簡實”,強調史書應客觀精簡 。
來源:浦起龍《史通通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在當代漢語中,“寫載”多見于學術文獻或藝術評論,用以形容:
來源:《現代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第5卷,第674頁。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紙質文獻為準,确保學術嚴謹性。)
“寫載”是由“寫”和“載”組成的複合詞,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其含義需結合兩個字的釋義綜合理解:
“寫載”是融合書寫與記錄功能的古典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細膩含義。
邊卒秉臬捕殺策檄豺心産業鍊陳慮撤退籌計船家畜君蠢氣春宵宮從廣翠菅锉屑大酉彫鈲帝垣杜康趸當廢弛風竿風團幹食公望鈎金輿羽固壘國人孤掌烘烘花臘搽環肥貨賂大行價購郊島賈直今代禁典揪斂句投亢龍有悔炕桌兒苦大仇深禮賂茅草七打八寝興期親生礦市門翁詩史霜鸷訟庭縮氣宿壇頽慌宛曼無量心小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