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檄的意思、策檄的詳細解釋
策檄的解釋
策文檄文的統稱。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夫文章者,原出‘五經’:詔命策檄,生於《書》者也;序述論議,生於《易》者也。”
詞語分解
- 策的解釋 策 è 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鞭打:策馬。鞭策。 激勵,促進:策動。策勉。 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簡策。 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策論。策問
- 檄的解釋 檄 í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聲讨的文書:“此臣之所謂傳檄而千裡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體名,“檄文”與“移文”的合稱。檄文多用于聲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曉喻或責備)。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策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基本釋義
策檄(cè xí):指“策文”和“檄文”的統稱,是古代兩種官方文書的合稱。
- 策文:多用于記錄政令、策略或考試題目(如科舉策問)。
- 檄文:多用于軍事或政治動員,如聲讨敵人、曉谕民衆的公告。
來源與背景
-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文章》:“夫文章者,原出五經:诏命策檄,生于《書》者也。”
意為古代文體源自儒家經典,其中“策檄”類文書與《尚書》關聯密切。
-
功能區分
- 策:側重策略、政令,如科舉考試的“策問”或帝王诏令。
- 檄:側重聲讨、動員,如《讨武曌檄》等著名檄文。
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策檄”一詞已較少使用,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描述古代公文類型或文體分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如檄文名篇),可參考《昭明文選》或《古文觀止》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策檄》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用來激勵士氣、鼓舞人心的文告或宣言。下面是關于《策檄》的一些詳細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策(手部,4畫)+檄(木部,10畫)
- 來源:《策檄文》最早出自南朝宋時期,常被用來傳達征戰或動員軍隊的宣言。
- 繁體:《策檄》在繁體中文中的書寫形式保持不變。
-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沒有規範的标準形式,因此《策檄》的字形可能會有細微差異。
- 例句:《策檄》凝聚了衆人的力量,激勵大家奮發向前。
其他信息如下:
- 組詞:策劃、檄文、軍檄、诏書等。
- 近義詞:號令、宣言、動員令等,這些詞也常用于激勵士氣或表達強烈意願的文書。
- 反義詞:和平宣言、退檄等,指相反的情況。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