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邪施的意思、邪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邪施的解釋

(1).斜行。亦喻不正當的言行。《淮南子·齊俗訓》:“去非者,非批邪施也,去忤於心者也。” 高誘 注:“施,微曲也。”《淮南子·齊俗訓》:“夫乘奇技僞邪施者,自足乎一世之間;守正脩理不苟得者,不免乎飢寒之患。”

(2).蹒跚貌。 明 歸有光 《夏懷竹字說序》:“ 章甫 為人滑稽,與伶人伍,衣裳偏倚,步履邪施,忽去忽來,見者鹹輕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邪施”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斜行/不正當言行
    本義指斜行,引申為偏離正道的言行。如《淮南子·齊俗訓》提到“批邪施”意為糾正不正當行為,高誘注釋“施”為“微曲”,強調行為或思想的偏斜。

  2. 蹒跚貌
    形容走路不穩的姿态。明代歸有光在《夏懷竹字說序》中用“步履邪施”描述人物行走時的搖晃狀态。

二、詞源與用法

三、示例解析

四、總結

“邪施”一詞兼具動作與隱喻,需結合古籍語境理解。建議查閱《淮南子》《震川集》等原著以深入辨析其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邪施

邪施,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邪施的拆分部首為“邪”和“施”。其中,“邪”是常用的漢字,表示偏袒、不正當。它的拼音是“xié”,五筆編碼是45132。而“施”也是常用的漢字,表示進行、施行。它的拼音是“shī”,五筆編碼是31221。邪施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邪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呂刑》中,邪施被用來指代邪惡的行為或者不正當的施行。可以說,這個詞在古代就已經被使用了。

繁體

邪施的繁體字為「邪施」,與簡體字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邪施的部分字形會有所區别。例如,“邪”在篆書中的寫法為「耶」,表示邪惡、不正派。而“施”在篆書中的寫法為「師」,表示施行、施教。

例句

1. 他的邪施行為引起了衆人的強烈反對。

2. 這種邪施做法是不被道德和法律所容許的。

3. 那位政治家的邪施舉動讓他的聲譽大受損害。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邪惡、施行、邪念。

近義詞:邪惡、不道德、歪門邪道。

反義詞:正直、正當、正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