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洩利的意思、洩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洩利的解釋

亦作“ 洩痢 ”。水瀉;痢疾。利,通“ 痢 ”。《釋名·釋疾病》:“洩利,言其出漏洩而利也。” 畢沅 疏證:“洩利,今之所謂水瀉也。”《北齊書·司馬子如傳》:“﹝ 司馬膺之 ﹞患洩利,積年不起。”按,《北史·司馬膺之傳》“利”作“痢”。《豆棚閑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扁豆﹞子有黑白赤斑四色,惟白者可入藥料……療霍亂洩痢不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洩利"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理解。根據漢語詞典釋義及古籍用例分析,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單字釋義溯源

  1. 洩(洩)

    《說文解字》釋為"漏也",本義指液體或氣體排出(如"洩洪"),引申為發散、疏通(如《黃帝内經》"宣明五氣"篇:"下焦如渎"以洩濁)。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說文》注"銛也"(鋒利),後衍生"順暢、有益"之意(如《論語》"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複合詞"洩利"的釋義

核心義項:疏導積滞以通利氣機


三、與近義詞的辨析


四、古籍用例佐證

  1. 《黃帝内經·靈樞》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說明腸道"洩利"糟粕的生理功能。

    來源:《黃帝内經素問校注》(郭霭春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 《淮南子·修務訓》

    "禹疏三江五湖,洩利東海" ——指疏導洪水使其通流入海。

    來源:劉安《淮南子》(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


結論

"洩利"為古漢語中的動賓結構複合詞,核心含義是通過疏洩手段實現氣、水、穢濁等物質的通利運行,兼具醫學治療與自然調控的雙重語境。現代漢語中雖罕用,但在中醫典籍、曆史文獻中仍有重要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洩利”是一個中醫術語,指腹瀉或痢疾類疾病,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1. 詞義:
    “洩利”也寫作“洩痢”,指水瀉(急性腹瀉)或痢疾。“利”是“痢”的通假字,兩者在古代文獻中常混用。

  2. 古籍例證:

    • 《釋名·釋疾病》提到:“洩利,言其出漏洩而利也”,表明症狀為排洩頻繁、體液流失。
    • 《北齊書·司馬子如傳》記載司馬膺之“患洩利,積年不起”,說明該病可能遷延難愈。
  3. 中醫關聯:
    在中醫典籍中,“洩利”常與“洩瀉”互換,泛指因脾胃虛弱、外感邪氣等導緻的腹瀉、腹痛等症狀。


補充說明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中醫對洩瀉的分類或治療方法,可參考權威醫學資料或中醫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八窗玲珑拔身冰案冰層勃逆不貳不根之論不遷怖頭怖愄草滿囹圄擦生生測定孱細赤堇酬金春端帖逮坐定風旗鍛件凡枯費捐蛤柱溝溝坎坎毫管橫翠誨戒椒丘急暴就中來者可追戀土利端黎農隆波橹人謀圖穆護砂鬧籃欺犯棄官傾巢出動清馥卻非人之常情日光浴搔背歃盟殺氣滲濑舒暇四解蒐補天台宗田仔菟葵無聲畫謝公樓隙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