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洩痢 ”。水瀉;痢疾。利,通“ 痢 ”。《釋名·釋疾病》:“洩利,言其出漏洩而利也。” 畢沅 疏證:“洩利,今之所謂水瀉也。”《北齊書·司馬子如傳》:“﹝ 司馬膺之 ﹞患洩利,積年不起。”按,《北史·司馬膺之傳》“利”作“痢”。《豆棚閑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扁豆﹞子有黑白赤斑四色,惟白者可入藥料……療霍亂洩痢不止。”
“洩利”是一個中醫術語,指腹瀉或痢疾類疾病,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
“洩利”也寫作“洩痢”,指水瀉(急性腹瀉)或痢疾。“利”是“痢”的通假字,兩者在古代文獻中常混用。
古籍例證:
中醫關聯:
在中醫典籍中,“洩利”常與“洩瀉”互換,泛指因脾胃虛弱、外感邪氣等導緻的腹瀉、腹痛等症狀。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中醫對洩瀉的分類或治療方法,可參考權威醫學資料或中醫典籍。
《洩利》是指散失或流失財物,以及洩露、散布、損失、耗費、敗露等意思。
《洩利》的部首是水(氵)和力。它的總筆畫數為8。
《洩利》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于《爾雅·釋诂》這本古代辭書中。它是由「洩」和「利」兩個字組合而成。
《洩利》的繁體字為「洩利」。
在古代,「洩利」的寫法是略有差異的,它的形狀更加複雜,呈現出水滴的形狀,上面橫畫表示水流出,下面的彎曲表示財富損失。
1. 這次經濟危機導緻了大量企業的倒閉和資金的洩利。
2. 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小心被某些人利用洩利你的秘密。
洩漏、洩密、洩露、洩氣、利益、利用
散失、流失、損失、洩露
積累、獲利、保密、保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