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釋币的意思、釋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釋币的解釋

古代用币帛祝告宗廟、神靈的一種禮儀。《儀禮·聘禮》:“厥明,賓朝服,釋币于禰。”《儀禮·聘禮》:“釋币于行。” 胡培翚 正義引 陳祥道 《禮書》:“‘覲禮,侯氏将朝王,釋币于禰;聘禮,賓将受命,釋币于禰于行,皆币而已,則釋币猶釋菜耳,牲牢酒齊不預也。’今案釋币有币無牲,告而不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釋币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字源、古籍用例及禮儀文化背景綜合考釋。

一、字形與字義解析

  1. 釋(釋)
    • 本義:分解、解開(《說文解字》:“釋,解也”),引申為消除、放下。
    • 禮儀語境:特指祭祀中陳設禮器的行為,如《周禮·春官》載“釋奠于先聖先師”。
  2. 币(幣)
    • 本義:缯帛,古代祭祀用的絲織品(《說文解字》:“币,帛也”),後泛指玉、馬、皮等貢品。

二、複合詞“釋币”的釋義

核心含義:古代祭祀禮儀中,向神靈或祖先進獻玉帛等祭品的儀式。

三、文化内涵與用例

  1. 禮儀功能:

    “釋币”是吉禮(祭祀禮)的核心環節,通過獻币表達對神明的虔敬,常見于宗廟、天地祭祀。如《禮記·曾子問》載“天子崩,釋币于祖廟”。

  2. 社會意義:

    作為“禮”的物化象征,“币”承載溝通人神的使命,其陳設(釋)過程需嚴格遵循禮制,體現古代“敬天法祖”的倫理觀。

四、權威文獻佐證


參考文獻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2. 《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
  3. 《儀禮·聘禮》(上海古籍出版社)
  4. 《禮記·曾子問》(浙江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釋币”是古代禮儀中的特定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釋币”指古代用币帛(絲織品)向宗廟或神靈祝告的禮儀,屬于祭祀活動中的一種形式。拼音為shì bì。


字義拆解

  1. 釋(shì)
    此處意為“放置、陳列”,而非現代常用的“解釋”或“釋放”。
  2. 币(bì)
    原指絲織品(如帛),後引申為祭祀用的禮物或貨币。在“釋币”中特指祭祀用的帛。

文獻出處


相關禮儀形式


“釋币”是古代以帛為祭品的禮儀,強調通過陳列特定物品完成祝告,體現了先秦時期祭祀文化的細節。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儀禮》原文或相關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半載爆發音薄夫操翰成章寸縷大謬不然砥課滴漉頓棄翻躍逢場風角逢留佛郁腐語酣醑憨子黑蛟壞戶槐棘謊信禍國殃民煎湯洗臀交扇蒺蔾錦匠錦鱗書計勳行賞拘翦踞鼃食蛤刻燭斂盂陵突離俗柳衙落落寡合夢行症明光锃亮牛渚犀佩琚偏提評薄罄卷窮窘攘善芟翦睡頓水缸松花酒訟魁遂師缇室通夢圖國推銷脫柄外類無忝纖白小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