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徵的意思、官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徵的解釋

官府的征斂。《舊唐書·狄仁傑傳》:“裡陌動有經坊,闤闠亦立精舍。化誘倍急,切於官徵;法事所須,嚴於制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官徵"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非獨立收錄的規範詞條,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漢語及音樂術語進行考釋。根據古代樂律學和文獻記載,"官徵"應為"宮徵"的異寫或古稱,特指中國傳統五聲音階(五音)中的兩個核心音級:

一、本義解析(音樂術語)

  1. 宮音(gōng)

    五音之首,相當于現代音階中的do音,為音階的基準音。《禮記·樂記》載"宮為君" ,象征統領地位,音色渾厚莊重。

  2. 徵音(zhǐ)

    五音中第四級,相當于現代音階中的sol音。《爾雅·釋樂》稱"徵謂之疊" ,其音高亢激越,屬"火"行,代表夏季與生長之氣。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禮樂制度象征

    周代将"宮徵"納入禮樂體系,《周禮·春官》記載樂師需"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陰陽之聲" ,通過音律規範社會秩序。

  2. 文學修辭意象

    古代文論以"宮徵"代指聲韻格律,如《文心雕龍·聲律》雲"聲含宮商,肇自血氣" ,強調詩文音律需符合自然節律。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史記·樂書》

    "宮動脾而和正聖,徵動心而和正禮" ,闡釋五音與髒腑、德行的對應關系。

  2. 《國語·周語下》

    伶州鸠論樂:"琴瑟尚宮,鐘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大不逾宮,細不過羽" ,體現宮音的核心地位。

注:因"官徵"屬古語專詞,現代詞典釋義需溯源典籍。本文依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宮徵"的釋例,結合《中國古代樂律學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學術觀點綜合考訂。

網絡擴展解釋

“官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官徵”指官府的征斂,即古代政府向民衆征收賦稅或財物的行為。這一概念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例如《舊唐書·狄仁傑傳》提到:“化誘倍急,切於官徵;法事所須,嚴於制敕”,反映了當時官府征斂的嚴苛性。

  2. 讀音與字形

  1. 曆史背景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描述唐代及以前官府對民衆的強制性征收,常與佛教寺院活動對比。例如文獻中提到寺院“法事所須”比官府的征斂更為嚴苛,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2. 相關詞語擴展

  1. 現代應用與注意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該詞,主要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或特定學術讨論。需注意與“徵”的其他含義區分,如古代音律“宮商角徵羽”中的“徵”(zhǐ)。

如需進一步了解《舊唐書》原文或唐代賦稅制度,可參考、2、6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白藋同心蹦極邊吹變禮癟瘦庇佑不問三七二十一鈔竊笞督重沓初服辭活爨濯醝院答報跕屣動遷二灘水電站範金合土反馬風末風臺撫躬自問槁卧廣席骨董飯寒宮惶惶截沒進孰掘尾康日墾藝倰競隸韻媚谀末羅瑜莫衷一是男工南憲内樞般纏撲曲竊攘跫跫七注染手人豪熱容軟木畫森芒剡溪興升氣瘆懔收沒送鮮鎖應天庭僞媮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