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容貌美豔。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此郊之姝,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 南朝 梁簡文帝 《長安有狹斜行》:“大婦舒綺絪,中婦拂羅巾,小婦最容冶,映鏡學嬌顰。”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 屈原 露才揚己,顯暴君過; 宋玉 體貌容冶,見遇俳優。”
(2).指對面容的修飾。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 相如 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
(3).謂遊樂。《後漢書·仲長統傳》:“敖翔太清,縱意容冶。”
“容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róng yě,屬于并列式合成詞,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指人的外貌美麗豔麗,多用于形容女性或修飾後的姿态。例如:
指通過化妝或裝扮修飾外表,可能隱含過度修飾的貶義。例如:
引申為縱情享樂或悠閑自在的狀态。例如: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文學創作。需注意語境,避免與“熔冶”(冶金)混淆。
《容冶》(róng y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美麗動人的容貌和姿态。它通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容貌優美,容顔嬌媚。
《容冶》的拆分部首是“⺮”和“讠”,其中“⺮”是偏旁部首,表示與植物有關的事物;“讠”是左部,表示與言語有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12。
《容冶》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爾雅》一書中,其中記載有“冶,妻也”這個詞語,意為女子。後來逐漸發展演變而成為現在的“容冶”。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為“容麗”。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容冶》可以寫作“柔媛”、“容妤”或“蓉煜”。這些寫法都代表了美麗的容貌和姿态。
她的容冶如花一般,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那位舞者身姿曼妙,容冶出衆,令人流連忘返。
容貌、妩媚、嬌媚、秀麗、美麗等。
傾國傾城,冰肌玉骨,花容月貌。
丑陋、狼狽、不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