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犀帶的意思、犀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犀帶的解釋

即犀角帶。 唐 白居易 《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贈長句》詩:“ 稽 山 鏡 水歡遊地,犀帶金章榮貴身。” 宋 葉適 《故樞密參政汪公墓志銘》:“及賜 檜 犀帶,忽問:‘樞密有否?’”《明史·張居正傳》:“ 居正 舉於鄉, 璘 解犀帶以贈,且曰:‘君異日當腰玉,犀不足溷子。’”參見“ 犀角帶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犀帶是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中的重要配飾,專指以犀牛角或犀牛皮為主要材質制作的腰帶。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犀帶”一詞最早見于《新唐書·輿服志》,其形制為“以犀角為銙,革為鞓”,即用犀角雕刻成方形帶闆,鑲嵌在皮革制成的腰帶上,具有實用與裝飾雙重功能。

從材質與工藝看,犀帶可分為兩類:一是“通犀帶”,采用完整的犀角剖片制成帶銙,表面帶有天然紋理;二是“斑犀帶”,使用犀牛皮鞣制而成,保留獨特斑紋。《宋史·輿服志》記載,宋代三品以上官員方可佩玉帶,四品以下則用犀帶,可見其等級象征意義。

在文化内涵方面,《禮記·玉藻》注疏提到“犀者,南方之獸,其角辟塵”,古人認為犀角具有驅邪納吉的靈性。唐代詩人白居易《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贈》中“犀帶金魚束紫袍”的描寫,更凸顯了犀帶作為身份标識的禮儀價值。

值得注意的典故意象是“犀帶賭郡”,出自《晉書·周訪傳》,記載陶侃以犀帶為賭注赢得江州刺史之職的故事,側面印證了犀帶在魏晉時期堪比官職憑證的特殊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犀帶”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1.基本含義

指飾有犀角的腰帶,是古代官員服飾的重要配飾,用于區分官階品級。例如:

2.曆史背景

3.其他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犀帶”可引申為“相互扶持、團隊合作”的比喻義,取“犀牛之力”與“聯結之帶”的意象。但此用法較罕見,且未見于權威古籍()。

4.相關文獻

如需更完整的釋義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谙練白陽刀采榮澄别斥叱熾發吃香初婚春貸打啵大人公東館發撤防忌匪民瘋瘋勢勢孚甲構構圭勺國賓館紅姑娘話靶環域巾襪蹶張軍門居庸魁崛魁彥窺窬良守良愈連衍理身勵行霾蒙馬夾袋蠻絃冒頂面北眉南盆山缥瓦貧丁平至牽裂钤律竅包輕舸賽艇商問燒瓷世範歲蝕鞉鞞鐵壁銅山停滞不前通宵達旦溫食無思無慮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