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四圍連成盆形的山巒。 宋 蘇轼 《端午遍遊諸寺得禅字》詩:“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宋 陸遊 《北窗試筆》詩:“北窗小雨餘,盆山鬱蔥蒨。”
"盆山"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一、地理形态描述(主要釋義) 指四周被山巒環繞形成的盆地地形,形似盆狀的山間窪地。該解釋在蘇轼、陸遊等宋代詩詞中均有體現:
二、成語比喻(較少見釋義) 查字典提到該詞可作成語使用,表示:
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地理學解釋,若涉及文學創作可引用蘇轼、陸遊的經典詩句作為典故。如需了解成語用法,建議通過《漢語成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進一步查證。
盆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了“盆”和“山”兩個字。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部首:皿
筆畫:8畫
來源:盆字的意思是一種淺底的容器,用來盛放水、食物等。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青銅器盆形膳器。在現代漢字中,盆字既有實物意義,也有借指的意義。
繁體:盆
古時寫法:皿 + 屯
例句:她端着盆裡的熱湯,小心翼翼地走進了客廳。
部首:山
筆畫:3畫
來源:山字的意思是自然界中突出地面的地形,具有較高的海拔,用來形容大小山脈和山嶺。山作為一個漢字,最早來源于象形,形狀類似于三個尖銳的山峰。
繁體:山
古時寫法:山
例句:他每天早晨都會去爬山鍛煉身體。
盆山可以組成其他詞語:
與盆山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
與盆山意思相反的詞語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