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ghtlong;all night till dawn;around the clock;all through the night] 從入夜直到天亮
一夜到天亮。《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旦。”《西湖佳話·西泠韻迹》:“至於 芳卿 眷念,即通宵達旦,亦不為長。” 峻青 《秋色賦·在幹旱的日子裡》:“到了夜間,你看吧,那可真叫熱鬧哩:滿山遍野,到處是燈籠火把,通宵達旦,遍地是歌聲不絕。”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通宵達旦漢語 快速查詢。
"通宵達旦"是由"通宵"和"達旦"兩個詞語組成的四字成語,表示整夜持續進行某項活動,從天黑到天明不間斷的狀态。該成語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獅蠻社火,鼓樂笙箫,通宵達旦",其詞義演變經曆了從具體時間描述到抽象狀态表達的過程。
從構詞法分析,"通"字取"貫穿、整個"之意,"宵"指夜晚時段,"達"為到達,"旦"即天明。四字組合形成遞進式時間鍊條,強調時間跨度的完整性與行為狀态的持續性。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成語既保留着"徹夜不眠"的原始含義,又引申出"持續工作""專注投入"等現代語義。
在語法功能上,該成語可作狀語(如"他們通宵達旦地工作")、定語(如"通宵達旦的研究")或謂語(如"科研團隊通宵達旦")。《現代漢語八百詞》特别指出,作狀語時需搭配"地"字,且多用于書面語體。
語義辨析方面需注意:"通宵達旦"強調時間跨度的完整性,與"夜以繼日"存在細微差異,前者側重單一時段内的持續性,後者包含晝夜交替的循環性。據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統計,該成語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頻率約為0.0037‰,多用于學術研究、工程建設等專業領域。
“通宵達旦”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通宵達旦”既可用于描述積極行為(如工作學習),也可指娛樂活動,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核心是強調時間從夜晚延續至天明,體現持續性與投入感。
闇隘翺翺抱表寝繩碧草播鼗鼓布幕參诘慚歎草庫倫茶具超授澄瑩赤狐淳固倒栽蔥大學士放習法坐飛鸢富韓幹策規砭顧命大臣漢法回老活報劇假父驕倦塉薄盡入彀中濟身九光履局司居之不疑連勢寥漢録書梅額念黃犬潛身縮首奇險全完驅逼蹂促色仁行違山鬟識才水火不相容水藻肅眘檀溪頹荒危峨為力位于缊豫五詞無恒銷沉孝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