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圭、勺都是古代很小的容量單位、因用以比喻微小。 宋 王禹偁 《酬種放徵君》詩:“行年過半世,功業欠圭勺。”
“圭勺”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極小的容量單位,常用來比喻事物極其微小。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源背景
“圭”和“勺”均為古代計量單位:
比喻用法
在文學作品中,常以“圭勺”形容功業、成就或事物的微不足道。例如宋代王禹偁《酬種放徵君》詩雲:“行年過半世,功業欠圭勺”,即用此意。
部分資料(如)提到“圭勺”可形容人言行莊重正直,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對“圭”作為禮器(如玉圭象征禮法)的延伸聯想,需謹慎采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圭勺》(guī sháo)意為玉器中的一種勺子。拆分部首為土(tuǎn)和片(piàn),總筆畫數為11。
《圭勺》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十五子·羔羊》篇中,描述了用于祭祀儀式中的玉勺。在古代,圭勺是貴族祭祀時的重要祭器之一,象征着尊貴和莊重。
《圭勺》的繁體字為「圭勺」。
在古代,「圭勺」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留着土片兩個部首的形狀。古文中常用的寫法包括「卦勺」和「雲勺」等。
1. 王者用圭勺祭祀天地,以表達對天地神明的敬意。
2. 這個古文化展覽館陳列了許多古代的圭勺,讓人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莊嚴與神秘。
組詞:圭璧、勺子、玉器、祭祀、儀式。
近義詞:玉勺、玉鋪勺。
反義詞:凡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