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思無慮的意思、無思無慮的詳細解釋
無思無慮的解釋
無所用心,無所憂慮。語出《莊子·天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 晉 劉伶 《酒德頌》:“奮髯踑踞,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宋 林正大 《括沁園春》詞:“但無思無慮,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魯迅 《呐喊·風波》:“文豪見了,大發詩興,說:‘無思無慮,這真是田家樂呵!’”
詞語分解
- 無的解釋 無 (無) ú 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隻,不過)。無動于衷。無所適從。 有 筆畫數:; 部首
- 無慮的解釋 ∶不計慮,指大約,大概無慮百十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無慮五六萬。;;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無慮十來人 ∶無所顧忌,沒有挂念無憂無慮 ∶不用考慮,不值得重視無慮甲兵十萬,老夫自有破敵
網絡擴展解釋
“無思無慮”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含義:形容兩種狀态:
- 胸襟開闊:指心境豁達,不糾結于瑣事;
- 無所用心:指對事物不關心或不用心思考。
2.出處
- 最早見于《周易·系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緻而百慮”;
- 《莊子·天地》進一步闡釋:“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
3.用法與示例
- 語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
- 例句:魯迅在《呐喊·風波》中寫道:“無思無慮,這真是田家樂呵!”。
4.近義詞
- 無憂無慮:強調沒有煩惱;
- 清心寡欲:側重減少欲望。
5.語境差異
- 褒義:用于描述超然物外的豁達心态(如道家思想);
- 貶義:可指對事物漠不關心、缺乏責任感的狀态。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莊子》《周易》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思無慮的意思
《無思無慮》是一個形容詞詞組,意思是沒有煩憂和思考的狀态,指心情舒暢、無所牽挂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思無慮》這個詞由“無”、“思”、“無”和“慮”四個部首組成,拆解後的筆畫分别為:4、9、4和9。
來源和繁體
《無思無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深思》中的一句話:“君子無衆寡,無思無慮。”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無思無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無思無慮」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這個詞的寫法為:「無思無憂」。
例句
1. 他過着無思無慮的生活,總是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2. 在假期裡,我徹底放松了,心情也變得無思無慮。
組詞
組詞:思忖、慮及、無憂無慮、思考、慮定。
近義詞
近義詞: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無牽無挂。
反義詞
反義詞:憂慮、擔心、思慮重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