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巾韈 ”。頭巾和襪子。《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 操 ( 曹操 )感其言,乃追原 祀 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 宋 丘光庭 《兼明書》卷五“徒行”引述上文作“ 曹公 與之巾韈”。後世“巾襪”指巾帻和襪子,為男子所服用,因以借指男子。 清 錢謙益 《丁氏墳前石表辭》:“此雖女子,何愧巾襪!”
"巾襪"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含義需從古代服飾文化角度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和古代文獻研究,其釋義如下:
一、本義解析 指頭巾與襪子兩類服飾物品的合稱。
二、引申與用法 在古籍中,“巾襪”常用來:
引用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第 1 卷[M]. 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 :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修訂本)[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8. : (清) 王先謙. 釋名疏證補[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影印). :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8.
“巾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說明:
“巾襪”原指頭巾和襪子,是古代男子日常穿戴的服飾配件。該詞在古籍中常寫作“巾韈”,屬于異體字形式。
部分文獻(如查字典)提到,“巾襪”可象征對生活細節的關注,用于描述平凡日常或細緻入微的生活态度。
現代漢語詞典中,“巾襪”仍保留其原始含義,但實際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文或文學性較強的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兼明書》原文或清代文學作品。
按縣罷國版口八旗兵摽采吃屁寵綏貸負讀書出版社杜園筍惡意發楞反報風硯鳳轅豐植高腴貢院毫不動搖纮綱镮钏懽哥穢黩毀埋輝藻橿橿檢括見意解逅警報器燼骨鈞材鈞調沮散誇恣勞主斂索露白地牛眉尾媚谀沒咒念木車判刑蓬矢劈半兒平刑乳妪譏觞燕蜃風省甲升泰水漲船高宿居讨理退懦橐土外材武城弦小正席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