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學的意思、下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學的解釋

[let out] 學校一天或半天課業完畢,學生回家

詳細解釋

(1).謂學習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識。《論語·憲問》:“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下達。”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下學人事,上知天命。” 宋 陳亮 《經書發題·論語》:“《論語》一書,無非下學之事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一:“後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謂上達未當學,且説下學,是分下學上達為二也。” 清 黃宗羲 《複秦燈岩書》:“弟究心有年,頗覺其同處在下學,異處在上達。”

(2).最差的學習。《文子·道德》:“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

(3).向地位或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戰國策·齊策四》:“是以君王無羞亟問,不媿下學。”

(1).放學。 宋 陸遊 《東吳女兒曲》:“阿弟貪書下學遲,獨揀詩章教鸚鵡。”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一折:“這早晚怎生不見孩兒下學來?” 李文元 《婚事》:“按往常,她每夜從民校下學回來,總照常如是要再讀一陣,寫一陣。”

(2).入學;開始學習。 明 金铉 《易說》:“閑邪存誠,修辭立誠,下學入門,決當以此為的。”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修辭》:“後之君子,於下學之初,即談性道,乃以文章為小技,而不必用力。”

(3).謂至太學或府、縣學宮視察。 明 權衡 《庚申外史·庚寅》:“先兩日, 脫脫 丞相率省屬下學勉勵。至階,祭酒 呂思誠 下階迎。”《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小弟到衙門去謁見,老父母方才下學回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下學”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1. 現代常用義
    指學生結束一天的學習離開學校,即“放學”。例如:“下午四點孩子們下學後直接回家。”

  2. 古代文獻義
    源自《論語·憲問》的“下學而上達”,指從基礎學問入手,逐步通達高深道理。此處“下學”強調學習人事、禮儀等淺近知識,與形而上的“上達”對應。

  3. 引申用法
    可比喻從具體實踐或基礎内容開始學習,如:“研究理論前,應先下學操作技能。”

需注意:現代口語中一般不用“下學”表達古代哲學概念,若涉及學術讨論需明确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下學的意思

下學是一個多義詞,可以表示以下幾個意思:

1. 放學、結束上學活動:指學校的課程或活動結束,學生們返回家中或進行其他活動。

2. 轉變學科或學習方向:在學習過程中,由一門學科或方向轉向另一門學科或方向。

3. 指有關學校的事務或管理。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下學的部首是⺙(一)和(一)。拆分出的筆畫數為5畫。

來源

下學的源于古代漢字,它的含義可以理解為「離開學校」。在古代,「下」指向下移動,在學校中上課,到了放學的時間,學生們離開學校,故稱為「下學」。

繁體

繁體字「下學」在部首和拼寫上與簡體字相同,但是書寫形态上有所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下學」的寫法有一定的差異。例如,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一些古籍中,「下學」字的寫法為「夏學」。

例句

1. 放學後,小明下學去了自習室。

2. 他之前學的是經濟學,現在決定轉行學習計算機科學,他要下學。

相關詞彙

組詞:上學、放學、學生、學習、學校

近義詞:放學、下課、下班

反義詞:上學、上課、上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