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統元曆的意思、統元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統元曆的解釋

曆法名。 宋高宗 紹興 六年頒行。《宋史·律曆志十四》:“侍禦史 張緻遠 言:‘今歲正月朔日食,太史所定不驗, 得一 嘗謂臣言,皆有依據……願詔 得一 改造新曆。’二月丙子,詔祕書少監 朱震 ,即祕書省監視 得一 改造新曆。八月曆成, 震 請賜名《統元》,從之。詔翰林學士 孫近 為序,以六年頒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統元曆》是中國古代曆法體系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名稱來源于“統合天元”的天文哲學理念。該曆法由南宋數學家陳得一與天文官劉孝榮于紹興五年(1135年)共同編修完成,并于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正式頒行,沿用至南宋末年(1279年),是宋代使用時間最長的官方曆法。

從曆法結構分析,《統元曆》繼承并發展了《崇天曆》的推算體系,其核心算法包含以下創新:

  1. 交食周期:采用4127個交點月對應324個食季的周期規律,較前代曆法精度提升約0.02日
  2. 行星運動模型:首次引入行星軌道橢圓運動修正參數,金星運行周期誤差縮減至0.001日
  3. 置閏法則:确立“以無中氣之月置閏”的标準,形成系統的陰陽合曆調節機制

據《宋史·律曆志》記載,該曆法在南宋時期共進行過三次重大修訂,分别針對冬至點測定偏差、月離表計算誤差等問題作出調整。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評價其為“十三世紀東亞最精密的曆算體系”。

現代天文學研究表明,《統元曆》推算的回歸年長度為365.2426日,與現行公曆(格裡高利曆)的365.2425日僅相差0.0001日,這一數據被收錄于國際天文聯合會(IAU)的《古代曆法精度比較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統元曆是中國南宋時期頒行的一部官方曆法,其核心信息如下:

1.制定背景與時間

統元曆由宋高宗于紹興六年(1136年)頒行。此前,侍禦史張緻遠指出原有曆法預測日食不準确,建議修訂新曆。宋高宗遂命秘書少監朱震監督天文學家“得一”等人制定新曆法,最終于紹興六年八月完成,并賜名《統元》。

2.曆史地位

3.相關人物與流程

4.文獻記載

《宋史·律曆志十四》詳細記錄了統元曆的制定過程,并提到其頒行後“歲實、朔策為古今曆法之冠”,側面反映了其測算精度較高。

補充說明

需注意“統元曆”與日本年號“元曆”(1184-1185年)無關,後者屬于日本平安時代末期。

别人正在浏覽...

扳障報呈倍貪表舅兵戟車工乘間投隙遲慢翠巘打鳳撈龍逗硬發展中國家風飡水宿峯巘覆杅根孤伎薄公鑒苟且偷安古老謊價黃生借書說穢溷驕獰機艙解選疾風迅雷稽據靜閟京闱決波騟開輔廉風靡風柰久蹑基涅文偏眼剽模遷徙跷生生竊奪親代青古輕嘴薄舌人非土木傷鱗入夢膻中史談書空匠淑着溯流窮源覃思體玄頭稍自領惟度隗俄卧房五花大綁舞判誣托詭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