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片假名的意思、片假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片假名的解釋

[katakana] 書寫日語假名的一套符號,它的字體一般比平假名更帶矩形和角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片假名是日語表音文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以下語言學功能:

一、定義與構成 片假名(カタカナ)屬于日語假名系統,由48個基本字符組成,包括清音、濁音、半濁音及撥音。其字形特征為直線型結構,源自漢字楷書偏旁的簡化,如「イ」源于「亻」、「カ」源于「加」。

二、曆史源流 9世紀平安時代初期,僧侶空海根據漢字楷體偏旁創制片假名,主要用于佛經注音。相較于圓潤的平假名,片假名更早應用于學術領域,現存最早實物為《金剛場陀羅尼經》殘片(878年)。

三、現代語言功能

  1. 表記外來語:根據《外來語表記手冊》,約73%的現代外來語使用片假名标記,如「コンピュータ」(computer)
  2. 強調作用:在廣告文案中突出特定詞彙
  3. 學術标注: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專用術語表記
  4. 拟聲詞表達:如「ガチャン」(金屬碰撞聲)

四、規範标準 日本文部科學省《常用漢字表》規定,片假名書寫需遵循「現代仮名遣い」規則,包含小字(ャュョッ)等特殊組合形式,确保語音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片假名是日語中的一種表音文字符號系統,與平假名共同構成日語的假名體系。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起源

  1. 基本概念
    片假名(katakana/カタカナ)主要用于書寫外來語、拟聲詞、學術名稱等。其字形多取自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呈現方正、棱角分明的特點(如“イ”源于“伊”,“カ”源于“加”)。

  2. 曆史發展

    • 起源:平安時代(794-1185年)為訓讀漢字而産生,但具體創造者存在争議,一說為遣唐使吉備真備參考漢字楷書偏旁所創。
    • 定型:明治時期(1868-1912年)統一字形,此前一個發音可能對應多個片假名。

二、主要使用場景

  1. 外來語
    用于音譯非日語詞彙,如“コンピュータ”(computer)、“コーヒー”(coffee)。

  2. 拟聲拟态詞
    如“ワンワン”(狗吠聲)、“ドキドキ”(心跳聲)。

  3. 學術名稱
    動植物學名、礦物名等學術術語(日本政府建議使用片假名)。

  4. 特殊用途
    包括二戰前官方文獻、早期電報系統,以及計算機系統中半角片假名的使用。

三、與平假名的區别

特征 片假名 平假名
字形 方正、棱角(源自楷書偏旁) 圓潤、連筆(源自草書)
主要用途 外來語、拟聲詞、學術術語 固有詞彙、語法助詞、日常書寫

四、其他特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發音規則或曆史演變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搜狗百科、漢典等)。

别人正在浏覽...

按獄薄片常路斥遣赤蛇刺猬逮送彫俎鼎娥動字飛錢朏壯分風乖寡規利駭色鴻鱗畫卷會見假話翦绺堿蓬角戾家室鞿絆寄巢敬信九裡香掘尾客籍來料加工聯姻馬快榠查女朋友盤壟偏格缥煙品驗傾家竭産清戒窮魚耆夙氣狀瑞英簾上林苑折勾石匣説古談今隨緣苕亭同心扣尪闇彎彎扭扭瓦上霜五刑無憂夏狄纖健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