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佐;幫助。 清 容閎 《西學東漸記·留學事務所之終局》:“況政府既已派 陳蘭彬 為公使,則外交事務以 陳 獨當一面,必能勝任,固無需予之襄助也。”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祁連山下》:“許多畫家願意拿出他們的畫來,一些收藏家也樂意襄助這一善舉。”
“襄助”是一個漢語書面詞彙,讀音為xiāng zhù,其核心含義為輔佐、幫助,通常用于正式或莊重的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襄助”指從旁協助或提供支持,強調對他人的重要幫助或輔佐。例如:“幸得友人襄助,他順利完成了項目。”
詞源與結構
“襄助”是帶有尊敬色彩的書面用語,適用于強調對他人的重要支持或輔佐的場景。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或(《哥德巴赫猜想》相關文獻)。
襄助(xiāng zh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衣”和“卓”兩個部首構成,共有10個筆畫。這個詞的源自于《詩經·小雅·車轄》:“襄車于方,卓軌于疆。”通過這句詩意,演變而來的成語,意思是“輔助、幫助”。繁體字為「襄助」,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襄的下方有一個“鄉”字形狀的旁,而助的下面有一個“叵”字形狀的旁。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在文學方面給予了我很大的襄助。
2. 我非常感激你對我的襄助。
3. 在困難時期,她一直給予我無私的襄助。
與“襄助”相關的詞語有:
1. 助力:幫助、支援。
2. 助手:幫助他人的人或事物。
3. 協助:和他人一起工作或幫助。
與“襄助”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阻撓:妨礙、阻止。
抗拒:抵抗、不接受。
對立:不一緻、矛盾。
總的來說,“襄助”表示一種幫助、支援的意思,可以用于形容他人對某人的協助或為他人的事業提供幫助。以上是關于“襄助”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的簡要介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