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鸮心鸝舌的意思、鸮心鸝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鸮心鸝舌的解釋

鸮鳥的心,黃鹂的鳴聲。比喻居心狠毒,但說話動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鸮心鸝舌(xiāo xīn lí shé)是漢語中一個源自古典文學的成語,其構詞融合了兩種鳥類特征,具有生動的意象表達。根據《漢語大詞典》和《中華成語大辭典》的釋義,該詞可拆解為以下兩部分:

  1. 鸮心

    "鸮"即貓頭鷹,在傳統文化中象征陰鸷、兇險,《詩經·豳風·鸱鸮》曾以鸮喻指殘暴勢力。此處"鸮心"形容心腸狠毒,暗藏險惡意圖。

  2. 鸝舌

    "鸝"指黃鹂鳥,其鳴聲清越動聽,如白居易《琵琶行》用"間關莺語花底滑"比拟美妙音色。"鸝舌"借指花言巧語或虛僞奉承的言辭。

整體釋義:該成語比喻人内心狠毒如鸮,卻以黃鹂般悅耳的言語掩飾惡念,與"口蜜腹劍""佛口蛇心"等成語構成近義關系,常見于譴責表裡不一的僞善行為。清代小說《鏡花緣》第九回曾用此語批判虛僞官吏,體現其曆史語用場景。

語言學界認為,此類"動物意象+器官組合"的構詞方式(如狼心狗肺、蛇蠍心腸)是漢語成語的重要生成機制,反映了古人通過自然觀察構建道德評判的思維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鸮心鹂舌”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釋義

比喻人表面言辭動聽,内心卻狠毒險惡。其中“鸮”(xiāo)指貓頭鷹,象征兇惡;“鹂”(lí)指黃鹂鳥,鳴聲悅耳。兩者結合,形容口蜜腹劍的虛僞性格。


2.出處

出自清代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二回:“這紹聞當不住鸮心鹂舌的話,真乃是看其形狀,令人能種種不樂。”通過小說情節,諷刺了巧言令色之人。


3.用法


4.示例


5.總結

該成語通過動物意象的對比,生動揭示了人性中表裡不一的複雜性。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于中性或褒義場景。讀音為xiāo xīn lí shé(标注的“rén xīn”為錯誤讀音)。

别人正在浏覽...

拜金主義保山襃賢邊際人蟬髩朝晩饬兵赤蜃遲速當盧打食典凝釣遊疊升鼎力斷置敦貞鳳凰兒福份覆前戒後割靴腰子拱鼠行政區劃畫龍點晴黃花姑娘獲隽公車虎穴狼巢節景京察驚栗吉壤既生魄九枝燈涓埃之報軍首賃銀龍闉鳴榔明人木骨目眦黏吝繳繞忸怩不安驽薾罴虎衾裯權書射糧軍神場身圖樞庭素芝談道兒桃水穨毀頑固不化微昧文修武備仙侶犀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