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涓埃之報”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拼音與釋義
拼音為juān āi zhī bào,意為“比喻極其微薄的報答”。其中“涓埃”指細小的流水和塵埃,引申為微不足道的事物。
2. 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宋代蘇轍的《代張刍谏議南京謝表》:“臣敢不瞻望京邑,推廣風教之餘;勉強疲驽,少緻涓埃之報。”。明代許仲琳的《封神演義》第六十八回也引用了該詞,如“姜尚何幸,蒙先王顧聘,未效涓埃之報”。
3. 結構與用法
4. 示例與語境
常用于書面表達,如:“雖未能盡善,願以涓埃之報答謝恩情。”體現謙遜态度。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近義詞,來源。
涓埃之報是一個成語,意為微小的事物或細微的零星消息。
涓埃之報的拆分部首為:“氵”和“土”,其中“氵”是水的部首,表示與水有關,而“土”表示與土地有關。涓埃之報共有12個筆畫。
涓埃之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卷二十九·封禅書》:“天切地合,陰陽調和,萬物化生,澤被四方。夫萬物故同類聚,志同道合,小同大同,一氣所達。畫一小字,辄其大也。”這段文字引申為“細微之事也能反映出整體的情況”。繁體字為「涓蔂之報」。
在古時候,涓埃之報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意義相似。古代常用的寫法為「涓捱之報」。
他隻是個小職員,不值得我們關注他的涓埃之報。
水涓埃、埃土之報、涓埃不染、涓埃一指
微不足道、瑣事、細枝末節、無關緊要
重大事務、重要消息、關鍵事件、大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