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人的意思、明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人的解釋

(1).明白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隻要存了心,何時非報恩之時,何地非報恩之地,明人還要細説麼?” 海默 《從城裡來的姑娘》:“可來了救命的明人了,你說這筆款到底該記在貸方,還是記在借方的賬上呢?”

(2).指 明 代人。 巴金 《沉落集·沉落》:“我最近買了一部很好的 明 人小品。”

(3).指心地光明的人。參見“ 明人不做暗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明人”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分别源自權威詞典釋義:

  1. 指明朝時期的人

    特指中國曆史上明朝(1368年—1644年)的民衆或相關人物。例如:“明人編纂的《永樂大典》是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2. 指賢明、通達事理的人

    形容見識清晰、有智慧且行事光明磊落的人。如:“明人不做暗事”即強調正直者行事坦蕩。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

  3. 指視覺正常的人(與“盲人”相對)

    在特定語境中可指代非視力障礙者,但此用法較少見。

    來源:《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以上釋義綜合了曆史、倫理及生理語境,覆蓋該詞的完整語義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明人”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明白人

指通曉事理、思維清晰的人,常用于強調對事物本質或規則的透徹理解。例如: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這一含義在文學作品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也有體現,形容善于處理複雜問題的人。


2.明代人

特指中國明朝(1368-1644年)時期的居民或曆史人物。例如:

巴金在《沉落集·沉落》中提到“明人”的文獻研究。
此用法常見于曆史或學術讨論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3.心地光明的人

強調品德正直、行事磊落,常與“暗事”對舉。例如:

“明人不做暗事”是典型俗語,體現光明正大的處世态度。
這一含義在口語和文學中廣泛使用,突顯道德層面的褒義色彩。


其他補充解釋


“明人”的核心含義圍繞“明白事理”“明代人”“光明磊落”展開,需結合具體語境選擇釋義。如需更完整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鳌洲炳晔才性摻鼓産乳差争誠使齒舌初選丹垩倒沫電視連續劇弟妹鼎革斷蛇方割放下包袱反正一樣分母有理化高貴攻守光芒萬丈過街老鼠過街溜郭順時顧息回異見習生徼取絞痛錦杠精壯濟育沮汾聚會箘露楷體靠準罵罵括括蠻纥恒眠花宿柳民族區域自治呐呐能近取譬歐隅旁行斜上鵬遊乞兒秋千阙角沙包肚韶濩詩匠鼠蹊通好枉陷靰鞡無支祁峽路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