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暑的意思、小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暑的解釋

[Slight Heat;Moderate heat (11th solar term)]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7月6、7或8日

詳細解釋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七月六、七或八日。《逸周書·時訓》:“小暑之日,溫風至。”《漢書·律曆志下》:“鶉火,初柳九度,小暑。” 唐 張說 《端午三殿侍晏》詩:“小暑夏弦應,微陰商管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定義與時間
    小暑的“暑”指炎熱,意為“小熱”,表示天氣開始炎熱但未達極緻。每年公曆7月6日至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交節,标志着午月結束、未月起始。

  2. 氣候特征
    小暑期間氣溫升高,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雷暴天氣增多,常伴大風、暴雨甚至冰雹。此時雖炎熱,但最熱時段在後續的大暑和“三伏天”,故有農諺“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

  3. 農事與民俗意義

    • 農耕影響:小暑是農作物(如稻谷、玉米)灌漿關鍵期,需加強田間管理,抗旱防洪。
    • 民間習俗:南方有“食新”(嘗新米)、北方吃餃子的傳統,部分地區舉辦天贶節。
  4. 曆史淵源
    小暑的劃分源于古代對太陽運行規律的觀測,最早記載于《淮南子·天文訓》,與夏至相關聯,反映古人對自然節律的把握。

總結來看,小暑不僅是氣溫變化的标志,也承載着農耕文化和傳統習俗,提醒人們注意防暑降溫,同時為後續酷熱天氣做好準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小暑》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夏至後的第一天。在夏季,天氣開始變熱,暑氣逐漸增長。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小暑》的拆分部首為日,筆畫為10畫。

來源

《小暑》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天官·仲夏之時》這篇文章中,是中國古代文化和農曆制度的一部分。

繁體

《小暑》的繁體字為「小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小暑」的寫法可能因時代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會以「小」和「暑」兩個字組合而成。

例句

1. 小暑時節,酷熱的天氣讓人感到非常燥熱。

2. 古人有諺語雲:“小暑不涼水,大暑不遮樹”,提醒人們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

組詞

小暑時節、小暑天氣、小暑一刻、小暑酷熱

近義詞

立夏、大暑、盛夏

反義詞

小寒、大寒、小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