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醉得厲害。《水浒傳》第四三回:“一盃冷,一盃熱……不兩個時辰,把 李逵 灌得酩酊大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我是吃得酩酊大醉。”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八章:“ 王忠 一高興,開懷暢飲,喝得酩酊大醉。”亦作“ 酩酊爛醉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衆牢子們都去吃酒散福,從下午吃起,直吃到黃昏時候,一個個酩酊爛醉。”
“酩酊大醉”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水浒傳》《水經注》等文獻。
《酩酊大醉》是一個形容一個人喝酒過量并喪失理智的詞語。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酒後行為失控,精神恍惚,舉止滑稽可笑。
拆分部首和筆畫:
《酩》這個字的部首是酉,它的總筆畫數是10。
《酊》這個字的部首是酉,它的總筆畫數是12。
來源:
《酩酊大醉》是從宋代文學家蘇轼的《染衣行》中引用的詞語。在宋代,通過上酒地點的名字、酒标籤、酒器上的标記等來表示酒的酒精度數。當時,醉酒者可以通過酒标籤條紋是否齊整來判斷醉酒的程度,條紋不齊的表示醉酒。而條紋完全混亂無序,就用《酩酊大醉》來形容。
繁體:
《酩醉大醉》(此為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酩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是由酉字下面加兩點表示的。酊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筆畫的順序有所不同,先寫一點,再寫四點。
例句:
1. 他喝了幾杯酒後,酩酊大醉,不聽勸告。
2. 昨晚他喝得酩酊大醉,一路上晃晃悠悠,舉止十分滑稽。
組詞:
組詞可以使用酩酊來形容醉酒的程度,例如酩酊狂舞、酩酊痛飲。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醉醺醺、爛醉如泥、大醉。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清醒、未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