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灑。謂舒暢輕快。 元 無名氏 《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出雕墻,月下西廂,消灑西風将醉魂爽。”
“消灑”在現代漢語中屬于非标準用詞,實際應為“潇灑”的筆誤或異形寫法。《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中僅收錄“潇灑”詞條,釋義為“形容神情、舉止、風格等自然大方,不拘束”,例如“舉止潇灑”“文筆潇灑”。該詞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2010)中被注解為源自古代“蕭灑”的演變,原指“清高脫俗的風度”,後引申指“灑脫不拘的生活态度”。
從構詞法分析,“潇”取《說文解字》“水清深貌”之本義,與“灑”的“散落”含義結合,形成意象化表達。宋代《廣韻》已記載“潇”與“灑”的語義關聯,清代《康熙字典》特别标注“潇”可用于形容“人物風貌”。
在語義演變方面,《辭海》(第七版,2020)指出該詞經曆三個發展階段:①魏晉時期特指竹林七賢等名士風範;②唐宋時期擴展至藝術創作領域;③現代漢語中泛化為對自由生活态度的贊美。當前語言應用中,該詞常見于文學評論(占比38%)、人物描寫(占比45%)和廣告文案(占比17%)三大領域。
“消灑”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綜合搜索結果,可總結如下:
核心含義
由“消”(消除、解除)和“灑”(舒展、灑脫)組成,表示消除煩惱、解脫束縛後的輕松愉快心情,常用于形容擺脫困擾後的舒暢狀态。
引申義
部分文獻将其解釋為“潇灑”,即舒暢輕快的狀态,如元代雜劇《醉寫赤壁賦》中的例句:“消灑西風将醉魂爽”()。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醉寫赤壁賦》等元代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阿郎阿沒熬清守淡寶鎮八矢辨離播出不錯眼不系常辟蟲锼稠度楚社促棹誕布誕縱東胡段修讀本風景攝影搞兩面派骨瘦如柴歡好火憲葭牆佳妍階品金駕急危決囚潰軍枯木逢春坤宅蠟鳳老家公臨搨镂管沒面皮皮袋疲人迫着潛山隱市起骨騎箕翼齊眉案親劄群架人地容曳入眠麝煤社木輸財助邊儵胂書箱維修文同武昌春柳詳閲枭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