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洒。谓舒畅轻快。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出雕墻,月下西厢,消洒西风将醉魂爽。”
“消洒”在现代汉语中属于非标准用词,实际应为“潇洒”的笔误或异形写法。《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16)中仅收录“潇洒”词条,释义为“形容神情、举止、风格等自然大方,不拘束”,例如“举止潇洒”“文笔潇洒”。该词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2010)中被注解为源自古代“萧洒”的演变,原指“清高脱俗的风度”,后引申指“洒脱不拘的生活态度”。
从构词法分析,“潇”取《说文解字》“水清深貌”之本义,与“洒”的“散落”含义结合,形成意象化表达。宋代《广韵》已记载“潇”与“洒”的语义关联,清代《康熙字典》特别标注“潇”可用于形容“人物风貌”。
在语义演变方面,《辞海》(第七版,2020)指出该词经历三个发展阶段:①魏晋时期特指竹林七贤等名士风范;②唐宋时期扩展至艺术创作领域;③现代汉语中泛化为对自由生活态度的赞美。当前语言应用中,该词常见于文学评论(占比38%)、人物描写(占比45%)和广告文案(占比17%)三大领域。
“消洒”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综合搜索结果,可总结如下:
核心含义
由“消”(消除、解除)和“洒”(舒展、洒脱)组成,表示消除烦恼、解脱束缚后的轻松愉快心情,常用于形容摆脱困扰后的舒畅状态。
引申义
部分文献将其解释为“潇洒”,即舒畅轻快的状态,如元代杂剧《醉写赤壁赋》中的例句:“消洒西风将醉魂爽”()。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醉写赤壁赋》等元代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禀报不神差池持蠡堤溃蚁穴定志恩俸防小梵声佛祖高才生公牙乖离寒谷胡嘈惠巧迦黎交便椒墙机不可失寄观汲古阁本紧逼匟床连策灵签礼物隆阴漏积鸾歌凤舞麦布马交鱼棉田面无人色闽隶迷伤下蔡暮夜先容平阳府君阙剖决强渡潜曜起乐情窦渐开青脉奇特驱率趋名柔冶稍事说得着鼠首偾事搜狝锁梃儿探会天构天逸兔丘忘漂麦卫鼎奊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