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聽并接受。 茅盾 《第一階段的故事》:“ 趙小姐 忽然頓住了,仔細地瞧着 潘小姐 的臉,似乎要等待 潘小姐 完成了集中注意來聆受的準備,這才開口。”
“聆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聆受”意為“傾聽并接受”,強調在聽取他人意見或教誨時的專注态度和接納行為。其中“聆”指仔細聽(如“聆聽”),“受”指接受、承受(如“受教”)。
“聆受”是兼具動作(傾聽)與結果(接受)的複合詞,強調謙遜接納的态度,需注意使用場合和對象。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辭海》或茅盾文學作品。
聆受(líng shòu)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傾聽、聽取,理解并體會所聽到的聲音、語言、音樂等。它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專注、用心地傾聽并理解别人的意思。
以下是《聆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耳(ěr)、口(kǒu)
筆畫:10
《聆受》一詞的來源:《説文解字》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字典,它對每個漢字的析詞義都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注釋。《説文解字》将《聆受》解釋為“細聽而悟”,意思是仔細地聆聽以體會内涵,領悟其中的真谛。
在繁體字中,《聆受》的寫法是「聆受」,字形稍有不同,但意思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聆受》的寫法有所變化,早期的寫法是「聆聽」,之後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形态。古代使用繁體字的時候,「聆聽」依然是常用的寫法。
《聆受》的例句:
1. 我希望你能靜心聆受他的意見,畢竟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人。
2. 音樂是一種讓人心靈聆受的藝術。
組詞:聆聽、聆聽者、聆聽音樂、聆聽會、聆聽技巧
近義詞:傾聽、聽取、察聽
反義詞:不聞不問、對耳不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