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剛的意思、方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剛的解釋

(1).謂人在壯年時體力、精神正當旺盛。《詩·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鮮我方将,旅力方剛,經營四方。”《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鬭。”《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禕 體質方剛,器幹彊固,董率之才, 魯肅 不過。”

(2).指壯年。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上》:“陛下年在方剛,聖慮未衰,願還既誤之封,析後族之勢。”《後漢書·文苑傳上·黃香》:“臣 香 年在方剛,適可驅使。”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侯忠節公父子為僮賓作書》:“ 賓 齒方剛,其尚努力進德,為綱為紀,為楷為則,則吾将觀於爾後。”

(3).剛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三回:“他小孩子家也懂得這句話,可見我方剛不是瞎客氣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方剛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形容精力旺盛、血氣正盛(多指青年)

指人(尤指青年男性)處于身體強健、精神充沛的巅峰狀态,常與“血氣”連用。

例證:

“他正值血氣方剛之年,做事充滿沖勁。”

此義項源于《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形容壯年時期精力旺盛,需警惕争強好勝之心(參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形容性格剛烈強硬

指性情倔強、态度強硬不屈,含褒貶雙重色彩。

例證:

“此人性格方剛,從不輕易妥協。”

古籍中亦見用例,如《三國演義》描述呂布“性方剛,好勇無謀”,強調其剛烈而缺乏謀略的特質(參見《漢語大詞典》)。


補充說明

  1. 常見搭配:
    • 血氣方剛:固定成語,強調青年人的旺盛精力(《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 年富力強:近義表述,側重年齡與體能的優勢。
  2. 語境差異:

    第一義項側重生理狀态(中性偏褒),第二義項側重性格特質(可褒可貶)。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方剛”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1.壯年時期的體力和精神狀态

2.指代“壯年”這一年齡段

3.古語中表示“剛才”

補充說明

“方剛”的核心含義集中于壯年時期的體力與精神狀态,兼具時間指代功能。使用時需注意結合古籍或具體語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矮陋白特不蘭奚采茶歌秤錘宸軒搓揉誕矜電戟鈍語奪神二不挂五防吏放晴發吐風疾粉戲浮筆浪墨搞惦乖謬貫穿今古孤帳畫翚火正家削鏡象酒戰極醉谲說橘顆具設客源愧懼獵戲镂脂剪楮卵脬緑衣郎賣題漫灌内政驽良抛物面鏡匹比鋪食切問柔枝嫩葉上谄下渎食少事繁釋氏舒辟死面歲收粟斯蘇興素姓天贊鐵樹開華屯結畏偄饷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