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剛的意思、方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剛的解釋

(1).謂人在壯年時體力、精神正當旺盛。《詩·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鮮我方将,旅力方剛,經營四方。”《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鬭。”《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禕 體質方剛,器幹彊固,董率之才, 魯肅 不過。”

(2).指壯年。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上》:“陛下年在方剛,聖慮未衰,願還既誤之封,析後族之勢。”《後漢書·文苑傳上·黃香》:“臣 香 年在方剛,適可驅使。”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侯忠節公父子為僮賓作書》:“ 賓 齒方剛,其尚努力進德,為綱為紀,為楷為則,則吾将觀於爾後。”

(3).剛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三回:“他小孩子家也懂得這句話,可見我方剛不是瞎客氣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剛”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1.壯年時期的體力和精神狀态

2.指代“壯年”這一年齡段

3.古語中表示“剛才”

補充說明

“方剛”的核心含義集中于壯年時期的體力與精神狀态,兼具時間指代功能。使用時需注意結合古籍或具體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剛(fāng gā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方”為左右結構的部首,表達了方向、位置的意思;“剛”為上下結構的部首,表示剛硬、強壯的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方:土(tǔ)- 3畫 - 剛:刂(dāo)- 2畫 方剛來源于古代的文獻和文字記錄,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方剛的寫法保持基本一緻。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方剛通常以篆書和隸書的形态呈現。這些古代寫法略有不同,但總體上保持了方剛的基本形狀和結構。 以下是一些關于方剛的例句: 1. 他站在房間的方剛角落裡。 2. 面對困難,我們要保持方剛的态度。 3. 這塊石頭方剛無比,很難彎曲。 和方剛相關的組詞有: 1. 方位(fāng wèi):表示位置、方向的詞語。 2. 剛烈(gāng liè):形容人行為堅定、果斷。 3. 方寸之地(fāng cùn zhī dì):比喻極小的空間或地方。 方剛的近義詞是堅硬(jiān yìng),反義詞是柔軟(róu ruǎn)。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