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顯庸的意思、顯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顯庸的解釋

(1).顯明;顯著。庸,通“ 融 ”。《國語·周語中》:“更姓改物,以創制天下,自顯庸也。” 俞樾 《群經平議·春秋外傳國語一》:“顯,明也,庸,讀為融。《鄭語》‘命之曰祝融。’ 韋 解曰:‘融,明也。’下文:‘穀洛鬭章,顯融昭明。’彼作融者,正字,此作庸者,叚字。”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二》:“今皇帝創制,顯庸運世以禮。”

(2).明顯的功勞。《新唐書·韓愈傳》:“東巡 泰山 ,奏功皇天,具著顯庸,明示得意,使永永年服我成烈。”

(3).猶顯用。 明 李東陽 《壽冢宰尹公序》:“然早仕者多不至顯庸,晚達者不能無日暮途遠之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顯庸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和古典文獻用例中綜合理解:

  1. 本義與核心含義

    “顯”指顯著、光明、昭彰;“庸”在此語境中通“用”,意為功用、作為、功業。二字結合,“顯庸”的核心含義指顯著(或偉大)的功業、顯赫的作為。它強調功績的卓著、影響深遠且為世人所知。例如在《國語·周語中》有“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創制天下,自顯庸也”之句,其中“顯庸”即指建立顯赫的功業。

  2. 引申義與特定用法

    在特定語境下,“顯庸”可引申指彰顯、顯揚(功績或德行)。此時“庸”仍含“功用、功績”之意,“顯”作動詞用,意為使之顯揚。如《國語·晉語七》有“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雖未直接連用“顯庸”,但體現了“庸”(功績)與“顯”(高位/顯揚)的關聯邏輯。

  3. 詞源與構成分析

    • 顯 (xiǎn): 《說文解字》釋為“頭明飾也”,本義為頭上的明亮裝飾,引申為明顯、顯著、顯赫、顯揚。
    • 庸 (yōng): 此處非“平庸”義。《說文解字》釋為“用也”,本義為使用。在“顯庸”一詞中,取其“功用、功績、作為”的引申義(參考《國語》韋昭注等古籍注解)。這種“庸”表“功”的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常見。
  4. 現代使用與價值

    “顯庸”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日常使用較少,主要出現在研究古典文獻、曆史、哲學或進行典雅書面表達時。它承載着對建立不朽功業、成就顯赫作為的贊美與評價,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對功績價值的高度肯定。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顯庸”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語境來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1.顯明、顯著(通“融”)

指事物或功績的明顯、突出。例如《國語·周語中》提到“自顯庸也”,這裡的“庸”通“融”,意為光明或顯著。清代侯方域在《豫省試策二》中亦用此義,強調“創制”的顯赫。

2.明顯的功勞

指具體的功績或成就。如《新唐書·韓愈傳》中記載“具著顯庸”,意為功績顯著,足以昭示天下。

3.顯用(指重用人才)

表示對人才的重視與任用。明代李東陽在《壽冢宰尹公序》中提及“顯庸”與仕途的關系,隱含對賢能的推崇。


補充說明:

建議進一步查閱《國語》《新唐書》等原著,或參考高權威性詞典(如)以深入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不好意思嗤鼻弛侯褫魂鸱鳥觸氏達節登眺電轉邸音傅雷家書浮柱光巴鼓笛曲姑射涵意虹彩候函後監環拱歡駭積絫金台市駿砍瓜切菜科鬥孔融曠課樂風料外錢靈幢吝嫉流行流走論舉稑穜馬牌馬足車塵美舉迷徒木齒甯附旁備尀耐遷挪清绮窮漢跂跂日進鬥金軟環境如化弱劣撒鞋施绯拖緑時間差天南下裳下廚鮮方銷隳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