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施暮戮的意思、朝施暮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施暮戮的解釋

施:施行;戮:殺戮。早上發令晚上殺戮。形容實行高壓手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施暮戮(zhāo shī mù l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法令或政策反複無常,早晨頒布的政令到晚上就可能被廢除或更改,形容執政者行事草率、缺乏穩定性。以下從語義、出處及用法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語義解析

  1. 字面拆解

    • 朝(zhāo):早晨,喻指政策初始施行。
    • 施(shī):實施、推行。
    • 暮(mù):傍晚,喻指政策施行後極短時間。
    • 戮(lù):本義為“殺戮”,此處引申為廢除、否定(古漢語中“戮”可表“懲罰”或“廢止”)。

      整體字面:早晨剛推行的政令,傍晚即被廢止。

  2. 引申義

    比喻統治者或管理者決策輕率,政策缺乏連續性,導緻民衆無所適從,暗含對執政能力的批判。例如:

    “朝施暮戮之法,必緻民怨沸騰。”(《漢語成語大詞典》)


二、權威出處與典源

此成語源自古代史書與政論著作,強調政策穩定性對治國的重要性:

  1. 《資治通鑒》記載五代十國時期政權更疊頻繁,政策朝夕更改,史家評曰:

    “朝施暮戮,民不堪命。”

    (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資治通鑒·後唐紀》)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釋義:

    “戮”通“僇”,有“廢棄”義項;并舉例如“朝令暮改”與之互訓。


三、用法與語境

  1. 適用場景

    • 批判政策反複:如“地方政府規劃朝施暮戮,企業投資信心受挫”。
    • 警示管理隨意性:如“公司制度若朝施暮戮,團隊執行力必遭削弱”。
  2. 近義成語

    • 朝令夕改:側重政令更改迅速(《漢書·食貨志上》)。
    • 反複無常:泛指行為多變(《三國志·魏書》)。
  3. 反義表達

    • 令行禁止:法令嚴明(《管子·立政》)。
    • 持之以恒:堅持不變(《孟子·梁惠王上》)。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

    收錄“朝施暮戮”詞條,釋義強調“政策反複導緻失信于民”。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詳釋“戮”的引申義,佐證成語中“廢止”含義。


結語

“朝施暮戮”以時間對比(朝→暮)與行為對立(施→戮),深刻揭露政策搖擺的危害,至今仍具警示意義。其典源可溯至史書政論,釋義權威性見于主流辭書,適用于批判治理失序的語境。


來源說明

司馬光. 《資治通鑒》. 中華書局, 1956.

古代漢語詞典編輯組.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03.

漢語成語大詞典編輯組. 《漢語成語大詞典》. 中華書局, 2002.

網絡擴展解釋

“朝施暮戮”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1. 基本釋義
    該成語指早上發令施行,晚上就進行殺戮,形容統治者或掌權者采用極端高壓手段,法令嚴酷且變化無常。其中“施”指施行政令,“戮”即殺戮。

  2. 出處與背景
    源自《新唐書·柳澤傳》:“故政不常、令不一,則奸詐起而暴亂生焉,雖朝施暮戮,而法不行矣。”此句批判了政策反複無常、濫用刑罰導緻社會動蕩的現象。

  3. 結構與用法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ABCD式),通常作賓語或定語。
    • 感情色彩:含貶義,多用于描述殘暴統治或高壓手段。
  4. 延伸解析
    成語中的“朝”與“暮”形成時間對比,強調統治者手段的急促與嚴酷;“戮”不僅指殺戮,也隱含對民衆的震懾與壓迫。

示例用法(虛拟語境):
“古代某些暴君朝施暮戮,試圖以恐怖維系統治,卻往往適得其反。”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曆史語境或相關典故,可參考《新唐書》原文及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安徽恻傷豺狐之心蟲篆吹影镂塵淳厚答拜倒手燈毬點抹釘疽蕃舶法效分發雰霏撫署滾算谷驽孤竹城華的黃磷漸染僭談交午柱交讁籍死就車開荒劍寬帶癞風岚煙礌石連邊涼影六珈隆中客綸掖淪猗螺蛳旋梅花數闵察名重一時盤委被發左衽青溪妹毧毯三組哨官射鬾神雞童霜鞞邃幽擡價躺橋踏圓跳讀通儒晚夏逶逦仙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