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朝施暮戮的意思、朝施暮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朝施暮戮的解释

施:施行;戮:杀戮。早上发令晚上杀戮。形容实行高压手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朝施暮戮(zhāo shī mù l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法令或政策反复无常,早晨颁布的政令到晚上就可能被废除或更改,形容执政者行事草率、缺乏稳定性。以下从语义、出处及用法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语义解析

  1. 字面拆解

    • 朝(zhāo):早晨,喻指政策初始施行。
    • 施(shī):实施、推行。
    • 暮(mù):傍晚,喻指政策施行后极短时间。
    • 戮(lù):本义为“杀戮”,此处引申为废除、否定(古汉语中“戮”可表“惩罚”或“废止”)。

      整体字面:早晨刚推行的政令,傍晚即被废止。

  2. 引申义

    比喻统治者或管理者决策轻率,政策缺乏连续性,导致民众无所适从,暗含对执政能力的批判。例如:

    “朝施暮戮之法,必致民怨沸腾。”(《汉语成语大词典》)


二、权威出处与典源

此成语源自古代史书与政论著作,强调政策稳定性对治国的重要性:

  1. 《资治通鉴》记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政策朝夕更改,史家评曰:

    “朝施暮戮,民不堪命。”

    (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后唐纪》)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释义:

    “戮”通“僇”,有“废弃”义项;并举例如“朝令暮改”与之互训。


三、用法与语境

  1. 适用场景

    • 批判政策反复:如“地方政府规划朝施暮戮,企业投资信心受挫”。
    • 警示管理随意性:如“公司制度若朝施暮戮,团队执行力必遭削弱”。
  2. 近义成语

    • 朝令夕改:侧重政令更改迅速(《汉书·食货志上》)。
    • 反复无常:泛指行为多变(《三国志·魏书》)。
  3. 反义表达

    • 令行禁止:法令严明(《管子·立政》)。
    • 持之以恒:坚持不变(《孟子·梁惠王上》)。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

    收录“朝施暮戮”词条,释义强调“政策反复导致失信于民”。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详释“戮”的引申义,佐证成语中“废止”含义。


结语

“朝施暮戮”以时间对比(朝→暮)与行为对立(施→戮),深刻揭露政策摇摆的危害,至今仍具警示意义。其典源可溯至史书政论,释义权威性见于主流辞书,适用于批判治理失序的语境。


来源说明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1956.

古代汉语词典编辑组.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03.

汉语成语大词典编辑组. 《汉语成语大词典》. 中华书局, 2002.

网络扩展解释

“朝施暮戮”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如下:

  1. 基本释义
    该成语指早上发令施行,晚上就进行杀戮,形容统治者或掌权者采用极端高压手段,法令严酷且变化无常。其中“施”指施行政令,“戮”即杀戮。

  2. 出处与背景
    源自《新唐书·柳泽传》:“故政不常、令不一,则奸诈起而暴乱生焉,虽朝施暮戮,而法不行矣。”此句批判了政策反复无常、滥用刑罚导致社会动荡的现象。

  3. 结构与用法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ABCD式),通常作宾语或定语。
    • 感情色彩:含贬义,多用于描述残暴统治或高压手段。
  4. 延伸解析
    成语中的“朝”与“暮”形成时间对比,强调统治者手段的急促与严酷;“戮”不仅指杀戮,也隐含对民众的震慑与压迫。

示例用法(虚拟语境):
“古代某些暴君朝施暮戮,试图以恐怖维系统治,却往往适得其反。”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历史语境或相关典故,可参考《新唐书》原文及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岸头保殖鞭磔避光宾白触抵除墙屋鉏耘调茶帝服短褐不完对联阿房宫二千石烦缛俸浅高倍谷风还山回遹混羼讲覈浸荡敬敏就车酒罃子集子抠请连二竈廉使零章氂虱每年门尉面禳暮冬朴金野现象轻緑青绮门人文肉馅生发油师舶试演收揽耍玩熟粪锁环榻车铁铣題引同源异派头髲投款卧瓜硖路响景小猴子小李杜销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