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淪漪 ”。微波;水生微波。《詩·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淪猗。” 毛 傳:“淪,小風水成文,轉如輪也。” 陸德明 釋文:“猗,於宜反,本亦作漪,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 景耀月 《己酉正月三去祖國愀然賦此》詩:“孤懷成黯淡,河水自淪漪。”
“淪猗”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具體文獻和語境理解:
本義:水波蕩漾
争議性成語解釋:淪為奴隸
建議:在解讀時優先采用“水波”本義,因其有《詩經》等經典文獻支撐。若涉及“奴隸”引申義,需謹慎考據具體出處和語境。
《淪猗》是一個古漢語詞語,用來形容人們因為堕落、境況逆轉而淪為他人所欺淩、蔑視的狀态。它常常被用來描述一個人的地位、權勢或者精力所剩無幾,被逼于困境之中。
《淪猗》包含兩個字,它們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淪(部首:水,筆畫:7)
猗(部首:犬,筆畫:8)
《淪猗》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吾有淪猗羞示之”一句中。這句話形容了一個大夫失寵之後的尴尬境地。後來,這個詞被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中。
《淪猗》的繁體字為「淪猗」。
在古代,「淪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主要是在字形上的細節和結構方面。不過,整體上來說,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些使用《淪猗》的例句:
1. 他因為失去工作,淪猗為了一個深夜加班的孤獨者。
2. 原本受人尊敬的貴族家庭,在戰争中淪猗為貧窮的流亡者。
3. 經曆了一場商業失敗後,他淪猗為了一個被人遺忘的名字。
與《淪猗》相關的組詞有:
1. 淪落
2. 淪陷
3. 淪喪
4. 淪為
與《淪猗》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衰落
2. 堕落
3. 沮喪
4. 苦惱
與《淪猗》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勃發
2. 鹹豐
3. 發達
4. 興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