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液的意思、太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液的解釋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後 太液 。”參閱《三輔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後,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參閱 清 《嘉慶一統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裡,東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太液”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與皇家池苑相關,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詞義

“太液”原指古代皇家園林中的大型池沼,常作為帝王遊賞、祭祀或象征仙境的場所。其名稱源自“天地精華彙聚之水”的寓意。

二、曆史演變

  1. 漢代太液池

    • 位于長安(今陝西西安),漢武帝時期開鑿,屬建章宮的一部分。池中築漸台(高台),并仿海上仙山造瀛洲、蓬萊、方丈三島,雕刻魚龍異獸,體現求仙思想。
  2. 唐代太液池

    • 位于大明宮後宮核心區,分東池(3.3萬平方米)和西池(14萬平方米),池深2-3米,周圍分布梨園、清思殿等皇家建築,是宮廷園林的核心景觀。
  3. 元明清太液池

    • 指北京故宮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代稱“西華潭”,清代正式定名“太液池”,成為皇家禦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文化象征

四、現存遺址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朝代太液池的細節,可參考上述标注的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太液的意思

《太液》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用來形容非常清澈純淨的水。它可以用于形容湖泊、河流等自然水源,也可以用來比喻心靈的純潔和清明。

太液的部首和筆畫

《太液》的部首為水部,由三點水構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太液的來源

太液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史稿·康熙實錄》中,指的是北京故宮内的一個池塘,又名“太液池”,塘中水清澈如玉,故得此名。

太液的繁體

太液的繁體字為「太液」,和簡體字形式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太液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可使用「太曷」、「太靥」等組合進行寫作。這些寫法在不同曆史時期和不同文獻中出現。

太液的例句

1. 這座湖水如此清澈純淨,宛如太液一般。

2. 他的言行舉止總是充滿了太液的氣質。

太液的組詞

太液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詞,例如:

1. 太液池

2. 太液樓

3. 太液街

太液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太液的近義詞可以是「清澈」、「純淨」;反義詞可以是「渾濁」、「污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