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了青苔的巷道。喻指閑靜、冷落的地方。 唐 白居易 《西風》詩:“薄暮青苔巷,家僮引鶴歸。” 元 馬緻遠 《漢宮秋》第三折:“我委實怕宮車再過青苔巷,猛到椒房。那一會想菱花鏡裡妝,風流相,兜的又橫心上。”
“青苔巷”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長滿青苔的巷道,字面描述自然生長的苔藓覆蓋在狹窄的巷道路面上。
比喻閑靜、冷落的地方,常用于文學作品中渲染孤寂、幽深的氛圍。這種意象通過青苔的生長暗示人迹罕至或時光流逝。
該詞承載着中國古典文學對荒寂之美的審美追求,苔藓作為自然物象常被賦予時光沉澱、孤高避世的象征意義。
此詞多見于古典詩詞,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創作或特定場景的意境營造。若需考證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全唐詩》或《元曲選》等典籍。
《青苔巷》是一個詞語,指的是一條長滿青苔的小巷子。這個詞常用來形容古樸、甯靜和幽深的街道。
青(靑)的部首是艸,總筆畫數為8。
苔的部首是艸,總筆畫數為11。
巷的部首是巳,總筆畫數為4。
《青苔巷》這個詞的來源是取自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的描寫,用以形容蘅蕪苑的一條幽深靜谧的小巷。
繁體字的寫法為「青苔巷」。
在古時候,「青苔巷」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差異,仍然是「青苔巷」。
1. 春雨洗過後,整條青苔巷濕漉漉地閃着綠光。
2. 漫步在青苔巷,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柔和歲月。
1. 青石闆巷
2. 苔藓緣巷
3. 古巷街道
1. 綠苔巷
2. 青石小徑
3. 幽深巷道
1. 金玉巷
2. 寬闊大道
3. 繁華街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