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显选的意思、显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显选的解释

显要的职位。 三国 魏 曹操 《与王修书》:“自是以来,在朝之士,每得一显选,常举君为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显选”是一个文言色彩较浓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两方面进行解析:

  1. 核心语义:显赫的官职或职位

    • 字源分析:
      • 显 (xiǎn): 本义指明显、显露,引申为显贵、显赫、有名望有地位的。例如《说文解字》释“显”为“头明饰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明之称”。在官职语境中,指地位尊贵、声名显赫。
      • 选 (xuǎn): 本义为遣送、放逐,后主要引申为选择、选拔,再进一步引申指被选拔出来的人才或职位,特指官职、官位。例如《说文解字》释“选”为“遣也”,后假借为“柬择”之义。在“显选”一词中,“选”主要指官职、官位。
    • 组合义: 将“显”与“选”结合,“显选”即指显要的、尊贵的官职或职位。它强调的是该职位本身地位崇高、声名显赫,而非指担任该职位的人。
  2. 古籍用例佐证:

    • 此词多见于古代史书、奏议等文献中。
    • 例如,《后汉书·李固传》记载李固上疏中有:“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若不平心,灾眚必至,诚宜审择其人,以毗圣政。 今与陛下共理天下者,外则公卿尚书,内则常侍黄门,譬犹一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则共其福庆,危则通其祸败……斯岂(李)固庸材朽质所能堪任?斯亦(陛下)显选之失也。” 这里李固自谦才能不足以担任重任,并指出这是皇帝在选拔(任命)显要职位(尚书等)上的失误。此处的“显选”即指显要的官职(尚书等职)及其选拔任命过程。
    • 另一个例子见于《晋书·刘颂传》上疏:“且(秦)政恶其多门,而(汉)制惩于彼敝。秦立三十六郡,权分于守尉;汉分天下为十三州,州置刺史。然则建侯之理,(汉)固宜修之;郡县之制,(秦)已试之矣。但(周)代远年湮,(周制)虽欲(恢复)而势不可复。且(周制)封建显选,(诸侯)皆使亲民,(而)今之刺史,(虽)位重(但)不临民。” 这里的“封建显选”指封建制度下那些显赫的诸侯职位(如公、侯、伯等)。

“显选”一词,从汉语词典角度解释,其详细意思是指地位显赫、尊贵重要的官职或职位。它侧重于描述官职本身的崇高性质,常见于古代文献中,用以指代朝廷中那些权力重大、声名显耀的官位。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显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显要的职位(主要释义)

  1. 基本含义
    指重要或显赫的官职,多用于古代文献中。例如三国时期曹操在《与王修书》中提到:“在朝之士,每得一显选,常举君为首”,即强调王修常被推举担任朝廷要职。

  2. 词源与结构
    由“显”(显著、显赫)和“选”(选拔、职位)组成,字面可理解为“通过选拔得到的重要职位”。

二、显露才能(次要释义)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通过选拔展现优秀才能或品质”,但此用法较少见,且权威性较低,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误用。

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或三国时期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八灋八儁抱布贸丝保护鸟碧云霞参捶鸧鴳潮涌插值法蛏苗赤衣使者灯词第一线斗称端坐浮媚孚命歌黍攻据国辅函聘江珧拣閲假小子畿寰踁跗经史子集锦心绣口浸淫酒食卷叶蛾剧郡举缩开路鬼旷日引月旷世逸才魁伉浪谑临迩罗掘一空峍崪木居海处陪床谯鼓穷奢极侈穷嘴弃躯全受全归全帖缛采商问筮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诵说天真廷吏渥眄洿渎霞服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