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淡雅嬌媚的樣子。 唐 章孝标 《贻美人》詩:“諸侯帳下慣新妝,皆怯 劉 家薄媚娘。” 前蜀 王衍 《甘州曲》:“畫羅裙,能解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淪落在風塵。” 宋 黃庭堅 《清平樂》詞:“舞回臉玉胸酥,纏頭一斛明珠。日日 梁州 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2).詈詞。意為放肆、搗蛋等。 唐 杜甫 《少年行》:“馬上誰家薄媚郎,臨階下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唐 張鷟 《遊仙窟》:“可憎病鵲,夜半驚人;薄媚狂雞,三更唱曉。”《敦煌變文集·燕子賦》:“鳳凰當處分:‘二鳥近前頭!不言我早悉,事狀見嘍嘍。薄媚黃頭鳥,便漫説緣由;急手還他窟,不得更勾留。’”
(3). 唐 教坊曲調名, 宋 因襲之。 唐 劉禹錫 《曹剛》詩有“一聽 曹剛 彈《薄媚》”之句。 宋 董穎 有《薄媚·西子詞》,曲詞今猶存。
“薄媚”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ó mèi(或báo mèi),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如下:
指姿态或氣質清雅而妩媚,常用于形容人或物的柔美風韻。
作為古代口語中的貶義用法,表示“放肆”“搗蛋”或“不識好歹”。
為唐宋時期流行的音樂曲牌,屬燕樂大曲,後發展為詞牌名。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 或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用例。
《薄媚》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為“薄”和“媚”。
“薄”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薄弱、不濃厚或不厚實的。例如:“紙張薄”、“薄煎餅”等。
“媚”是一個動詞,意思是讨好、迎合别人以求得好感或喜歡。例如:“她總是媚笑着贊揚領導。”
《薄媚》這個詞是由這兩個字組成,表示一種讨好、迎合或奉承的态度。
“薄”字的部首是“艸”,“媚”字的部首是“女”。其中,“薄”字一共有12個筆畫,“媚”字一共有14個筆畫。
《薄媚》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薄媚」。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我們可以看到《薄媚》的字形略有不同。例如,“薄”字可能被寫成“薄”或者“蔽”,“媚”字可能被寫成“媄”或者“媺”。
1. 她在面試中展現出了薄媚的态度,最終成功地獲得了那份工作。
2. 他的花言巧語和媚笑總是讓人覺得有些虛情假意。
3. 她過于薄媚,總是讓人感覺她缺乏真誠。
相關詞語:媚态、媚人、媚客、媚詞。
反義詞:坦率、豪放、直言、率真。
薄情、薄禮、薄利、媚俗、媚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