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律例館的意思、律例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律例館的解釋

清 代官署名。 順治 二年始設; 乾隆 七年隸刑部。掌修法令,刊定條式頒行。每經五年彙輯編排,稱小修;滿十年,重新補充删減,定為憲典,頒行全國,稱大修。此外,兼掌稽核各司案件。參閱《清史稿·職官志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律例館”是清代重要的法律機構,其含義和職能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律例館”字面由“律”(法律)、“例”(判例或條例)、“館”(機構)三字組成,指清代負責法律修訂、條例彙編及司法複核的官方機構,職能類似于現代立法與司法解釋部門。

二、曆史沿革

  1. 設立與隸屬:順治二年(1645年)始設,乾隆七年(1742年)正式隸屬刑部。
  2. 修律周期:每五年進行“小修”彙編條例,每十年開展“大修”全面修訂法典,最終成果稱“憲典”并全國頒行。

三、職能演變

四、影響力

律例館聚集了清代頂尖法律人才,代表官方最高法律知識水平,其活動貫穿立法、修例、司法解釋全過程,對維護法律權威性和中央司法集權具有核心作用。

作為清代法律體系的核心機構,律例館通過動态修法、專業議案等機制,實現了法律文本與實踐的銜接,深刻影響了清代法制進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律例館的意思

《律例館》是一個漢字詞組,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律、例和館。律指法律、規章制度,例指事例、規範,館指機構、場所。

因此,《律例館》的意思是指一個機構或場所,負責管理、制定和執行法律法規以及其他規章制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律例館》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律:徐字旁(彳)+ 成字頭()+ 纟(纟)= 7筆

例:亻(人)+ 力(力)+ 口(口)= 8筆

館:門(門)+ 幹(幹)+ 缶(缶)= 9筆

來源和繁體

《律例館》這個詞是出自于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根據史書記載,最早出現于唐代。在繁體字中,律例館的寫法為「律例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律例館的字形可能略有差異,但基本結構保持一緻。

例句

1. 在律例館的幫助下,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規。

2. 律例館舉行了一次有關新的規章制度的講座。

組詞

-律師:負責提供法律咨詢和代理訴訟的專業人士。

-例外:指不適用一般情況下的規定和原則的特例。

近義詞

-法規局

-法律部門

-立法機構

反義詞

-違法行為

-違規行為

-非法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