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粒體的意思、線粒體的詳細解釋
線粒體的解釋
[chondriosome;mitochondrion] 極小的細胞器,光學顯微鏡下線粒體呈線狀顆粒、短棒狀,一般長約2—6微米,直徑約0.2微米
詞語分解
- 線的解釋 線 (綫) à 用絲、棉、麻、金屬等制成的細長可以任意曲折的東西:絲線。棉線。線圈。線材。線繩。 幾何學上指一個點任意移動所構成的圖形:直線。曲線。線條。 像線的東西:光線。視線。線索(.事情的頭緒或
網絡擴展解釋
線粒體是存在于大多數真核細胞中的一種重要細胞器,被稱為細胞的“動力工廠”。以下是其核心特征的詳細解釋:
-
結構與組成
- 具有雙層膜結構: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疊形成嵴,極大增加了表面積。
- 基質中含有催化三羧酸循環的酶、線粒體DNA(mtDNA)及核糖體。
- 典型直徑0.5-1.0微米,長度可達7微米,形态和數量因細胞類型而異(如肝細胞含約1000-2000個)。
-
核心功能
- 能量合成:通過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為細胞活動提供約95%的能量。
- 代謝中心:參與脂肪酸氧化、氨基酸代謝、血紅素合成等過程。
- 鈣離子調節:儲存并調控細胞内鈣離子濃度,影響信號傳導。
-
遺傳特性
- 擁有獨立于細胞核的環狀DNA,編碼13種呼吸鍊蛋白、22種tRNA和2種rRNA。
- 遵循母系遺傳規律,突變可能導緻線粒體疾病(如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
-
特殊機制
- 通過分裂增殖,其動态融合與分裂過程影響細胞能量代謝。
- 參與細胞凋亡調控,釋放細胞色素c可激活凋亡程式。
-
演化起源
- 支持内共生學說:約20億年前原始真核細胞吞噬需氧細菌演化而來,保留部分自主複制能力。
線粒體功能障礙與衰老、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糖尿病等密切相關,是現代醫學研究的重要靶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線粒體
線粒體是一個由兩部分組成的詞語,拆分部首分别為“系”和“米”,其中“系”是指系列,表示線性的意思,“米”是指粒子。線粒體的漢字共有10畫。
來源
線粒體一詞源于希臘文“μίτος”(mitos),意思是“紡錘、紡織器”,并由德國生物學家卡爾·博爾(Karl Benda)在19世紀末提出,用來描述細胞内負責能量供應的細胞器。
繁體字
線粒體的繁體字寫作「線粒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線粒體一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隨着現代中文的發展,「線粒體」成為了最常見且通用的寫法。
例句
線粒體是細胞内的一個重要器官,參與細胞的能量産生。
組詞
線粒體+DNA、線粒體+疾病、線粒體+呼吸等。
近義詞
細胞動力體、線粒體。
反義詞
細胞質、胞外空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