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胪的意思、鈔胪的詳細解釋
鈔胪的解釋
抄錄胪列。 清 魏源 《複何竹芗同年論會計書》:“與其鈔臚簿籍,無文行遠,似不如約舉大綱,作為數論之易覽而有裨也。”
詞語分解
- 鈔的解釋 鈔 (鈔) ā 同“抄”。 紙币:鈔票。現鈔。兌換外鈔。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胪的解釋 胪 (臚) ú 傳語,陳述:胪布(宣布,陳述)。胪言(傳言)。胪句(上傳語告下為“胪”,下傳語告上為“句”)。胪心(陳述心情)。胪唱(科舉時代進士殿試後,按甲第唱名傳呼召見。亦稱“傳胪”)。 陳列:胪
網絡擴展解釋
“鈔胪”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chāo lú
- 含義:指“抄錄胪列”,即按順序抄寫并羅列内容,多用于整理或彙總信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屬古語用法。
引證與出處
- 出自清代學者魏源的《複何竹芗同年論會計書》。文中提到:“與其鈔臚簿籍,無文行遠,似不如約舉大綱,作為數論之易覽而有裨也。”
此處魏源認為,相較于逐條抄錄繁瑣的簿籍内容,不如提煉大綱更簡明實用。
補充說明
- 構詞解析:“鈔”同“抄”,意為謄寫;“胪”有陳列、陳述之意,如“胪列”。
- 使用場景:多用于古籍或曆史文獻中,描述文書整理、會計簿記等場景。
該詞無明确近義詞或反義詞,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語義。如需更多古籍用詞案例,可參考漢典(來源3)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鈔胪》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
段落1:鈔胪的意思
鈔胪(chāo lú)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鈔和胪。鈔指銅貨币,胪指官員的職位。因此,鈔胪可以理解為官員發放的銅錢。
段落2:拆分部首和筆畫
鈔的部首是金(jīn),由9畫組成;胪的部首是聿(yù),由9畫組成。整個詞共18畫。
段落3:來源和繁體
鈔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制。在古時候,官員在農田中巡視管理,會發放銅錢給農民用于買賣交易。這個行為被稱為鈔胪。另外,繁體字“鈔倮”也可以用來表示鈔胪。
段落4: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區别。關于鈔胪的古時漢字寫法,我們可以參考《康熙字典》。然而,由于篇幅有限,無法在此詳細展示。
段落5: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鈔胪的例句:
- 古時候,官員巡查農田時會發放鈔胪給農民。
- 這個銅錢是由鈔胪發行的。
段落6: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鈔票、胪列、發鈔
近義詞:官币、冥币、銅錢
反義詞:薪俸、薪酬、薪金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