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紋理的石頭。上古懲戒罪過較輕者時,于外朝門左立嘉石,命罪人坐在石上示衆,并使其思善改過。 唐 虞世南 《賦得慎罰》詩:“幪巾示廉恥,嘉石務詳平。” 清 錢謙益 《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繼周授承德郎》:“爾乃思舍嘉石而趨戰塲,釋爰書而譚兵法,慷慨上書,輒求自試,事雖未行,可謂有其志焉。”
(2).美石。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元氏封龍山頌》:“戊寅詔書:應時敢請允敕大吏、郎巽等,與義民修繕故祠。遂采嘉石,造立觀闕。”
“嘉石”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有紋理的石頭
據《周禮·秋官·大司寇》記載,嘉石是上古時期用于懲戒罪過較輕者的工具。官府在外朝門左側立此石,命罪人坐在石上示衆,通過觀察石頭的紋理反思過錯,達到“思善改過”的目的。這一制度體現了古代“寓教于罰”的思想。
司法象征與美石
嘉石也被視為一種美石,常立于大司寇(古代司法官)聽訟之處,兼具象征意義與實用功能。罪人需靜坐石上,借助石頭的文理引導其悔悟。
品牌與文學意象
現代有企業以“嘉石”命名(如上海磊燦建材有限公司),取其“珍貴、美好”的寓意。此外,網絡文學或遊戲中偶見借用該詞作為門派或道具名稱,賦予其文化衍生含義。
成語解釋的分歧
部分現代辭書将其解釋為“珍貴的寶石”(如查字典),但這一用法較少見于傳統文獻,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引申。
“嘉石”的核心含義與古代司法制度密切相關,主要指向兼具懲戒與教化功能的特殊石材。現代用法多為引申或借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深入研究,可參考《周禮》等典籍。
嘉石(jiā shí)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美好的石頭。
嘉石的部首是石,共有8個筆畫。
嘉石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在古代,人們對于美好的事物總是稱之為“嘉”。而嘉石則指那些看起來形狀美觀、有價值的石頭。這一詞彙逐漸被廣泛使用。
嘉石的繁體字為“嘉石”,拼音為“jiā shí”。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嘉石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差别,隻是在字形上有一些微小的改變。但在整體上保持了較為一緻的書寫形式。
1. 這塊嘉石非常珍貴,價值不菲。
2. 拾取了這塊嘉石後,他覺得自己的運氣開始好轉。
嘉石+詞組:嘉石奇瑞、嘉石酒店、嘉石珍品。
美石、佳石、良石。
惡石、丑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