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往事。 漢 陸賈 《新語·至德》:“斯乃去事之戒,來事之師也。”
(2).離職。 宋 邵雍 《去事吟》:“君子去事,民有餘祥,小人去事,民有餘殃。”
“去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ù shì,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往事
表示過去發生的事或曆史。例如漢代陸賈在《新語·至德》中提到:“斯乃去事之戒,來事之師也。”
例句:現代可引申為“以史為鑒”,如“去事之戒,可為今用”。
指離職
指離開職位或不再擔任某項職務。宋代邵雍在《去事吟》中寫道:“君子去事,民有餘祥;小人去事,民有餘殃。”
例句:描述職場變動時,可用“某高管去事後,公司策略調整”。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陸賈《新語》或邵雍的《伊川擊壤集》。
《去事》是一個多義詞,通常指消除事務或困擾,指減輕煩惱或憂慮。
《去事》的部首為“去”和“事”,總共有10個筆畫。
《去事》一詞源自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它經常出現在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并逐漸進入現代漢語中。
《去事》的繁體字為「去事」。
在古代,為了寫作的便捷和簡化,漢字的形态經曆過一些變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可以推測《去事》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去勿明╳」或「去勿事╳」。
1. 彼此間的誤會才是造成我們關系緊張的主要去事。
2. 我們應該放下過去的痛苦,去事今天的快樂。
1. 去除:消除,排除;
2. 去障:消除障礙;
3. 去煩:減輕困擾;
4. 去愁:消除憂愁。
1. 消除:減少,排除;
2. 解決:處理,解答;
3. 擺脫:脫離,解脫。
1. 增加:增添,增長;
2. 增加:添加,擴大;
3. 面臨:遭遇,迎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