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木不林的意思、獨木不林的詳細解釋
獨木不林的解釋
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比喻個人力量有限,辦不成大事。
詞語分解
- 獨的解釋 獨 (獨) ú 單一,隻有一個:獨唱。獨立。獨霸。 * 。獨創。獨特。獨辟蹊徑(喻獨創新風格或新方法)。獨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 老而無子:鳏寡孤獨。 難道,豈:“君獨不見夫趣(趨)市者乎?
- 林的解釋 林 í 長在一片土地上的許多樹木或竹子:樹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澤;b.喻叢集的處所)。 聚集在一起的同類的人或事物:書林。藝林。碑林。儒林。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獨木不林”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比喻個人力量單薄,無法成就大事,如同單獨一棵樹無法形成森林。強調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東漢崔骃的《達旨》:“高樹靡陰,獨木不林。”,原句通過自然現象隱喻孤立無援的局限性。
3. 發音與結構
- 拼音:dú mù bù lín
- 注音:ㄉㄨˊ ㄇㄨˋ ㄅㄨˋ ㄌㄧㄣˊ
- 結構:主謂式成語,多作賓語或定語。
4. 用法與近義詞
- 用法:常用于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或警示單打獨鬥的弊端。
- 近義詞:獨木不成林。
- 英文翻譯:One tree does not make a forest.。
5. 例句
“我們都明白獨木不林的道理,因此選擇共同完成這項任務。”
該成語以簡潔的意象傳遞深刻哲理,適用于教育、管理等領域,提醒人們重視集體力量。更多用法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木不林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或者少數人在困境中,無力應對,難以為繼。下面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詞。
部首:木 (mù)
筆畫:4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尚書·禹貢》中,其中有一句話是“唯神則明,獨木不障”。後來,這句話演變成了現在所使用的成語。
繁體的寫法是「獨木不林」。
古代漢字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獨木不林」。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在公司中面對重大的決策時感到獨木不林,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協助。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獨木橋、孤身一人等。
近義詞:孤立無援、孤掌難鳴
反義詞:衆志成城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