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彰顯功勳。《史記·三王世家》:“陛下奉承天統,明開聖緒,尊賢顯功,興滅繼絶。”《漢書·平帝紀贊》:“ 孝平 之世,政自 莽 出,褒善顯功,以自尊盛。”
(2).指有顯著功勳的人。《後漢書·崔駰傳》:“乃将鏤玄珪,冊顯功,銘 昆吾 之冶,勒 景 襄 之鐘。”
"顯功"是由"顯"與"功"構成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顯著的功勳",包含三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釋義
二、引申義項 • 在軍事領域指重大戰役勝利(《中國軍事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 在政治語境中表示對國家治理的特殊貢獻(《政治學術語辭典》人民出版社,2008年)
三、詞性演變 該詞在明清時期衍生出動詞用法,表示"彰顯功績"的使動含義,如《明史·功臣表》載:"立碑顯功"(中華書局點校本)
四、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表彰性語境,常見于政府嘉獎令(國務院令第631號)、企業表彰文書(《企業管理文書範例》法律出版社,2021年)
五、近義關聯 與"殊勳""偉績"構成近義詞組,但語義側重不同(《同義詞辨析詞典》語文出版社,2019年)
“顯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基本含義
指通過展示才能或功績來獲得他人認可,強調主動彰顯個人成就。例如“他在比賽中顯功,赢得冠軍”。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工作、學習或競賽中表現突出的人或團隊,如項目成功歸功于團隊成員的“顯功”。
結構解析
由“顯”(展示)和“功”(功績)組成,體現“外顯成就”的核心概念。
彰顯功勳
常見于古籍,如《史記》中“尊賢顯功”指表彰功績。
指有功之人
《後漢書》等文獻中,“顯功”可代指功勳卓著者,如“冊顯功”即冊封功臣。
在當代語境中,“顯功”常與“潛功”對比。例如:
“顯功”既可指主動展示成就的行為(成語用法),也可指功勳本身或功臣(曆史文獻用法)。使用時需結合語境,現代更強調其與“潛功”的互補性——顯功是成果的爆發,潛功是根基的沉澱。
剝琢悲東門倍賞慚栗抄刼潮汐能楚山村鹵促轸玳瑁蟬丹采單行法玷冒定科黩禮二陽副研究員圪擠寡立颔頤涵閘環集毀不滅性毀罵混唚缣缃膠漆契角子門介殻蟲桀纣積毀銷金罽錦寄靈金鶴垆揩布窺攻鈴語命士内卻迫力祁哀虬嬒遒鍊起早挂晚屈撓羣雅三冬二夏舍經從權涉目生防説有條條框框亭場喂草危局我醉欲眠小巫孝養笑筵歌席僁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