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命士的意思、命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命士的解釋

(1).古代稱受有爵命的士。《禮記·内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 唐 劉禹錫 《觀市》:“由命士已上不入於市, 周 禮有焉。” 清 王筠 《菉友肊說》:“禮之設也,皆由命士以上,而不下庶。”

(2). 漢 王莽 時代指俸祿五百石之士。《漢書·王莽傳中》:“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命士是中國古代職官制度中的特定稱謂,指由天子或諸侯正式任命、享有特定爵秩的士階層官員。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核心釋義

“命士”一詞中,“命”指帝王或諸侯的正式冊封任命,“士”指低于大夫、高于庶人的貴族階層。因此,“命士”特指經君主诏命授予爵位、享有俸祿與職事的士人。其身份區别于未受命的“庶士”或平民,具有法定政治地位與行政職能。

(來源:《周禮·天官·冢宰》;《禮記·王制》)

二、曆史源流與等級

  1. 周代分封制下的命士

    西周時期,命士屬“士”階層中的受封者,秩次低于大夫。據《周禮》記載,命士可細分為“元士”(天子直屬)與“諸侯之士”(諸侯所命),前者由周天子直接任命,後者由諸侯分封,二者在俸祿、禮儀上存在差異。

    (來源:《周禮·春官·大宗伯》;孫诒讓《周禮正義》)

  2. 秦漢以後的演變

    秦漢實行二十等爵制,“命士”一詞漸少用于職官稱謂,但“士”作為基層官吏的統稱仍存。唐代以後,“命士”多指通過科舉獲任官職的士人,強調其經朝廷敕命授官的身份。

    (來源:《漢書·百官公卿表》;杜佑《通典·職官典》)

三、職能與社會地位

命士的核心職能包括:


主要參考文獻原始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命士”是古代中國曆史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因時代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周代及以後的“受爵命之士”

2.王莽新朝時期的俸祿等級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内容,可參考《禮記·内則》及《漢書·王莽傳》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計千心保師抱瘵背棄弁兵斃死不可多得不妥昌熾沖寒地險都老爺惡心返攻楓叟孤勝黑色兒黑章赫拉花粉懷慕皇天上帝回答狐貉基本國策解落金鳳冀志隽才鞫誓狂風怒吼老馬戀棧鍊句黧黑留客袂樓船軍媒蠍蒙面門衢哪怕内批牛角尖評直前哲情詞棄市秋薦碛尾衽左撒氣上火聖則淑祥穟穟貪扣曈昽畏獸位主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