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明确規定的法令條例。 漢 仲長統 《昌言·損益》:“可為法制,畫一定科,租稅十一,更賦如舊。”《周書·武帝紀下》:“詔曰:‘以刑止刑,世輕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南史·梁紀上》:“功臣爵邑無定科。”
(2).固定的科目。《新唐書·選舉志上》:“其為名目,隨其人主臨時所欲,而列為定科者,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博通墳典達於教化、軍謀宏遠堪任将率、詳明政術可以理人之類,其名最著。”
“定科”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經過官方制定并頒布的固定法律條文或制度規範。例如:
常用于指代學術、考核或管理中的特定分類或項目。例如: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專業領域(如法律、教育)。其含義與“法定條例”“學科分類”等概念相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定科(dìng kē)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定”和“科”兩個字組成。
“定”的部首是“宀”,總筆畫數是8。它的意思是确定、固定、穩定等。在古漢字中,它的寫法比現代簡化字複雜一些。
“科”的部首是“禾”,總筆畫數是9。它的意思是科目、學科、部門等。它的古代形态與現代寫法相似,相對比較簡單。
“定科”一詞的來源尚無确切的資料,但可以推測它可能與古代科舉制度有關。古代科舉制度是指中國古代的選拔官員的考試制度,考試内容被分為不同的科目,比如經史、文學、策論等。因此,“定科”可能指确定某個人應該參加的科目或工作部門。
在繁體字中,「定科」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定科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的區别。
以下是關于“定科”這個詞的例句:
1. 這個職位需要通過定科考試才能獲得。
2. 學生們在高中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定科。
3. 年底的時候,我們會進行定科調整,重新分派工作任務。
關于“定科”的一些相關詞彙:
組詞:定期、确定、科目、科研、科學
近義詞:固定、确定、安排
反義詞:變動、不确定、隨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