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制鶴形香爐。 清 錢謙益 《經筵記事》詩之八:“金鶴罏然異域香,侍臣卻立正相望。”自注:“金鶴香爐下,展書官對立之處。今鶴為人盜去,不問。” 錢曾 箋注引 尹直 《蹇齋瑣綴錄》:“ 文華殿 内寶座之南,設金香罏,左右各一。”
“金鶴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īnhèlú,其核心含義指黃金制成的鶴形香爐。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結構與用途
金鶴垆為古代宮廷或貴族使用的香爐,主體材質為黃金,造型模仿鶴的形态。根據清錢謙益《經筵記事》詩注記載,它曾陳設于文華殿寶座南側,左右各一,用于焚香儀式,且展書官需在其旁侍立。
曆史文獻記載
清代文獻提到金鶴垆曾被盜事件,側面反映其珍貴性。如錢謙益詩中自注:“今鶴為人盜去,不問”,暗示其工藝價值與宮廷管理疏漏。
相關文化意象
該詞常與“腰金騎鶴”“黃公酒垆”等成語關聯,體現古代富貴與雅趣結合的意象。
注音與釋義争議
部分資料将“垆”寫作“罏”,實為異體字,均指香爐。需注意不同文獻中字形差異。
提示:由于所有資料來源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或專業考古文獻進一步核實。
《金鶴垆》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金”、“鶴”和“垆”三個字組成。
- “金”字的部首是“金”部,總共有8畫。
- “鶴”字的部首是“鳥”部,總共有16畫。
- “垆”字的部首是“土”部,總共有8畫。
《金鶴垆》一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具體記載無從得知,可能是由古代的景物或地名衍生而來。
《金鶴垆》的繁體字為「金鷹壚」。
在古代,漢字的一些寫法形式與現在略有不同。由于《金鶴垆》一詞的來源年代久遠,其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已經很難查證。
1. 這座城市以金鶴垆為地标,成為遊客們的必到之處。
2. 在拍攝的照片中,金鶴垆的壯麗景色映入眼簾。
- *********
- 鶴發童顔
- 垂垆之望
金鸾玉鳳、黃金鶴立
鐵柱萱草、鑄劍塘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