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響寇的意思、響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響寇的解釋

即響馬。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将軍》:“ 黃靖南 得功 微時,與二孝廉赴都,途遇響寇。孝廉懼,長跪獻資。”參見“ 響馬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響寇”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

1.基本含義

“響寇”字面由“響”和“寇”組成:

因此,“響寇”常被解釋為“響馬”,即舊時在道路搶劫的強盜。例如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黃将軍》中記載:“途遇響寇”,即指途中遭遇劫匪。


2.引申比喻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網)将其作為成語,衍生出比喻義:


用法與示例

若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或例句,可參考《聊齋志異》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響寇》的意思

《響寇》是指侵略者、劫掠者在作案時所發出的呼喊聲。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一些不法分子、強盜或者侵略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響寇》的拆分部首是口和手,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響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作品中,被用來描述入侵村落的強盜的呼喊聲。

繁體字

繁體字中的《響寇》是「響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響匏」,與現代寫法稍有不同。

例句

他們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響寇聲,心裡不禁一顫。

組詞

響聲、寇首、寇盜、匪寇、寇仇等。

近義詞

盜賊、歹徒、強盜、劫匪等。

反義詞

俠義、義士、正義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