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丞的意思、府丞的詳細解釋
府丞的解釋
(1).太守的屬官。《漢書·酷吏傳·嚴延年》:“三歲,遷 河南 太守……府丞 義 出行蝗,還見 延年 。”
(2). 漢 代西域各國王室的行政首長。《後漢書·班超傳》:“ 超 乃更立其府丞 成大 為 疏勒王 。”
(3). 明 代 順天 、 應天 二府, 清 代 順天 、 奉天 二府皆置府丞,為府尹副職。又 明 代詹事府、 清 代宗人府等亦有府丞。《明史·職官志三》:“ 順天府 ,府尹一人,府丞二人。” 清 孫承澤 《天府廣記·詹事府》:“設詹事一員,少詹事二員,府丞二員。”《清史稿·職官志一》:“宗人府……府丞掌校漢文冊籍。”
詞語分解
- 府的解釋 府 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府庫。天府。 舊時封建貴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開封府。府尹。府治。府試。首府。 國家行
- 丞的解釋 丞 é 幫助,輔佐:丞相(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封建時代輔佐主要官員做事的官吏:府丞。縣丞。 古同“承”,秉承。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府丞”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其具體含義和職能隨朝代演變有所不同,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核心職能與字義解析
“丞”字本義為輔助(《說文解字》),作為官職時多指副職。府丞即輔佐主官(如太守、府尹)處理政務的副手,負責文書管理、政令執行監督等事務。
漢代設置
- 太守屬官:如《漢書·酷吏傳》記載,河南太守嚴延年下屬府丞“義”負責巡查蝗災。
- 西域行政首長:西域諸國王室設府丞為行政長官,例如班超曾擁立疏勒府丞成大為王(《後漢書·班超傳》)。
明清時期演變
- 地方行政:明代順天府(北京)、應天府(南京),清代順天府、奉天府(沈陽)均設府丞,為府尹副職。
- 中央機構:明代詹事府(輔佐太子)、清代宗人府(管理皇族事務)亦設此職,如清代宗人府丞專管漢文典籍(《清史稿·職官志》)。
典型事例
東漢南陽太守羊續曾拒收府丞所獻生魚,體現其監察職能(《後漢書·羊續傳》)。
府丞作為輔政官職,貫穿漢至明清,職能涵蓋地方行政、邊疆管理、中央文書等,是古代官僚體系中的重要副職角色。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府丞(fǔ chéng)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古代官員中主管府縣事務的官員。現代中文中,府丞一詞已經較少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府(部首:廣, 筆畫:5) 丞(部首:卩, 筆畫:3)
來源:府丞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官制。府指的是州府或縣府,丞則是對官員職位的稱呼。
繁體:府丞的繁體字是府丞。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府丞的寫法與現代大體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古代中國的府丞負責管理府縣内的行政事務。
組詞:府丞沒有固定的組詞搭配,但在古代的官制中,可以與其他官職進行組合,例如知府丞、推官丞等。
近義詞:府丞的近義詞可以是府尹、縣丞等,都指代古代主管府縣事務的官員。
反義詞:府丞的反義詞可以是州官、縣官等,指代在官制中其他職位的官員。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您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