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帶頭;領先。 宋 陶穀 《清異錄·肢體》:“天下多口不饒人,薄德無顧藉,措大打頭,優伶次之。”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二折:“兀那厮,十八般武藝,什麼打頭?”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他戴了一頂狗皮帽,打頭邁進裡屋來。”
(2).起初;開頭。 宋 楊萬裡 《阊門外登溪船》詩:“步下新船試水初,打頭攬載適逢予。”《西遊補》第八回:“﹝判使﹞又稟:‘爺,前任的爺都是看曆本的。’ 行者 翻開看看,隻見打頭就是十二月,卻把正月住腳;每月中打頭就是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又把初一做住腳。”
(3).從頭。《紅樓夢》第八一回:“你且把從前念過的書,打頭兒理一遍。”
(4).頂頭。謂風浪阻礙前進。 唐 李涉 《卻歸巴陵途中走筆寄居知言》詩:“去年臘月來 夏口 ,黑風白浪打頭吼。” 宋 範成大 《泊長沙楚秀亭》詩:“舟行風打頭,陸行泥沒鞍。” 元 薩都剌 《高郵阻風》詩:“離家十日得順水,不卸蒲帆一千裡。忽然今日風打頭,寸波寸水逆上流。”
(5).指當頭。 清 陳維崧 《念奴嬌·乙巳中秋寄廣陵諸舊遊》詞:“愛殺打頭天上月,管甚中秋七夕。”
(6).碰頭。 宋 蘇轼 《戲子由》詩:“ 宛丘先生 長如丘, 宛丘 學舍小如舟,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7).謂抽頭。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今之出錢物以主博者,名曰囊家;什一徵勝者,曰打頭。”
“打頭”是一個多義詞,根據語境不同有以下主要含義(綜合高權威來源整理):
帶頭、領先
指在行動中處于最前面或起引領作用。
例句:周立波《暴風驟雨》中提到“他戴狗皮帽,打頭邁進裡屋”;現代用法如“四大家族打頭陣”(形容沖鋒在前)。
起初、開頭
表示時間或事件的起始階段。
例句:宋代楊萬裡詩“打頭攬載適逢予”;《西遊補》中描述曆本“打頭就是十二月”。
從頭
強調從初始階段重新開始或梳理。
例句:《紅樓夢》第八十一回“把書打頭兒理一遍”。
頂頭阻礙(少見義項)
特指風浪阻擋前進,屬于古語或方言用法。
例句:如“漏船又遇打頭風”。
注意:
打頭,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作動詞,意為開頭、開始。
打頭的部首是手,總共有5畫。
打頭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擊鼓》中:“常時猶有與,豈無陳後尤。”後來逐漸演變為現今的意思。
打頭的繁體字為「打頭」。
在古代,打頭的字形有些許變化,舊式寫法中手字部首寫得更加象征性。
1. 明天我們将會在會議上講述打頭的内容。
2. 這個項目的打頭工作将由他來負責。
打頭榜、打頭陣、先打頭、打頭炮、打頭風
開端、起始、開頭、開頭第一步
結尾、結束、完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