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門不入的意思、過門不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門不入的解釋

[pass one's own door without entering—to act beyond the call of duty] 經過家門前不進入家中,形容盡心盡職,毫無自私自利之心

詳細解釋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孟子·離婁下》:“ 禹 稷 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漢 趙晔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傳》:“ 禹 傷父功不成,循 江 泝 河 ,盡 濟 甄 淮 ,乃勞身焦思以行,七年,聞樂不聽,過門不入,冠挂不顧,履遺不躡。” 明 李贽 《虛實說》:“彼其未嘗一日不與人為善也,是以人皆謂之 舜 也,然不知其能舍己從人否也。未嘗一日不拜昌言也,是以人皆謂之 禹 也,然不知其能過門不入,呱呱弗子否也。” 清 李漁 《奈何天·計左》:“古人為國忘家,曾有過門不入之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過門不入”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典故出處

源自《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網頁、)。傳說大禹治水時,為疏導洪水多次路過家門而未歸家探望,體現其奉獻精神。

三、故事背景

大禹繼承父親鲧的治水任務後,改用“疏導法”取代“堵掩法”,曆時13年成功治理水患。期間三次經過家門:

  1. 第一次:孩子尚在襁褓中啼哭;
  2. 第二次:孩子已能呼喚父親;
  3. 第三次:孩子長大懇請父親留下。
    他均因治水緊迫未踏入家門(網頁、、)。

四、用法與示例

五、近義與反義


該成語至今用于贊頌敬業奉獻精神,尤其在強調犧牲個人利益以履行責任的語境中。如需更完整典故細節,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過門不入

《過門不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某些人因為種種原因不得進入某個地方或參加某個群體。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過門不入》由兩個部首組成:辵和門。其中,辵是表示走路的部首,門是表示房門的部首。根據部首的組合,可以知道《過門不入》的意思與走進房門有關。

來源

《過門不入》最早出自《後漢書·雷建傳》:“善書當時事,分滿經橫幅。 雷建過其門而不入,又進闾巷小人。”此處意味着雷建因為不滿當時事,所以不肯進入别人的門戶。

繁體

在繁體漢字中,《過門不入》的寫法為「過門不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一種叫做篆書的字體,篆書中的《過門不入》寫作「過門不入」。

例句

過門不入這個成語可以用于以下例句:

  1. 小明對這個俱樂部充滿了興趣,可惜因為沒有會員資格,他成了過門不入的人。
  2. 由于過去犯下的錯誤,他成了過門不入之人,再也沒有人接納他。

組詞

與《過門不入》相關的組詞有:

  1. 過江龍:指那些隻懂得在水邊比賽,卻不敢到陸地上比賽的人。
  2. 不學無術:形容沒有學問或知識的人。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過門不入》類似意思的成語有:

與《過門不入》相反意思的成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